牧民才仁尼瑪的“科研”人生
2019年秋天,才仁尼瑪送走了最後一批生態體(ti) 驗訪客,躺在格桑花盛開的草原上,山穀回歸寂靜,耳畔隻有風聲。一年的旅遊向導工作完美收官,但才仁尼瑪仍要堅持在山間巡護,幫科研人員記錄野生動物的活動蹤跡。
這裏是三江之源,也是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的天堂。
才仁尼瑪家住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xiang) 熱情村二社。站在山巔遠眺峽穀,水流湍急的瀾滄江在此畫了一道美麗(li) 的弧線,雪山下,鬱鬱蔥蔥的密林鋪滿山穀。
這是才仁尼瑪在昂賽大峽穀巡山過程中拍攝的白唇鹿(2019年9月30日攝)。新華社發
從(cong) 小在昂賽長大的才仁尼瑪,對眼前這片山水再熟悉不過。“牛羊圍著草場轉,我們(men) 圍著牛羊轉。”才仁尼瑪說,過去放牧雖然收入不高也很辛苦,但他走遍了山穀的角角落落,也熟悉了當地的野生動物。
2016年,我國首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在三江源地區啟動,試點區域總麵積12.31萬(wan) 平方公裏,下設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三個(ge) 分園區。而才仁尼瑪的家鄉(xiang) ——昂賽,以獨特的自然資源以及不可替代的生態價(jia) 值,納入瀾滄江源園區範圍。
才仁尼瑪在昂賽大峽穀巡山( 2019年7月28日攝)新華社發
才仁尼瑪從(cong) 一名放牧者變成了園區內(nei) 的生態管護員。這不僅(jin) 讓他獲得了每個(ge) 月1800元的穩定收入,也有了更多觀察自然、認識自然的機會(hui) 。“狐狸、狼的糞便有明顯區別”“金錢豹的腳印要比雪豹的腳印更緊實一些”……從(cong) 過去與(yu) 雪豹四目相對時的膽戰心驚,到現在根據雪豹腳印,默默追拍其進食畫麵,如今的才仁尼瑪成了動物觀測的“專(zhuan) 家”,他可以通過糞便、腳印分辨出不同的野生動物,也將野生動物經常出現的地點諳熟於(yu) 心。
昂賽鄉(xiang) 有120名牧民與(yu) 才仁尼瑪一樣,在巡護的同時為(wei) 科研機構、環保組織提供生態監測幫助。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說,得益於(yu) 當地牧民的幫助,研究人員已識別了40隻雪豹個(ge) 體(ti) 、7隻金錢豹個(ge) 體(ti) ,了解了雪豹、金錢豹、棕熊、狼、猞猁幾種大型食肉動物之間的關(guan) 係。
近年來,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和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開展自然體(ti) 驗試點工作,由當地牧民擔任自然體(ti) 驗向導、司機和接待家庭,對接來自國內(nei) 外的生態體(ti) 驗遊客。
這是才仁尼瑪(右)在昂賽大峽穀接待生態體(ti) 驗訪客(2019年8月22日攝 )。新華社發
憑借豐(feng) 富的野生動物觀測經驗,才仁尼瑪家被選為(wei) 接待家庭。這不僅(jin) 增加了收入,也讓他對自然、生態有了更深的理解:“來自國內(nei) 外的生態學者、觀測愛好者克服高原反應,在昂賽一待就是十多天、甚至幾個(ge) 月,他們(men) 對自然的熱愛,讓我意識到了生態保護的重要。”
2018年自然體(ti) 驗項目開展至今,昂賽鄉(xiang) 共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98支自然體(ti) 驗團隊,共計302人次。才仁尼瑪說:“玉樹地震後,社會(hui) 各界的朋友幫我們(men) 建好了家園。作為(wei) 三江之源的牧民,守護好這裏的一草一木,帶大家領略江源風光,就是對社會(hui) 最好的回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藏野驢、藏原羚現身甘肅肅南祁連山草原
近年來,肅南縣不斷加強祁連山生態修複力度,實施一係列生態恢複和治理工作,林草生態植被覆蓋率持續提升,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詳細] -
用心綠化美好“第二故鄉”
春風送暖日,植綠正當時。近日,昌都市森林消防支隊江達中隊積極參加駐地植樹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綠化美化“第二故鄉”。[詳細] -
漫評:珍愛地球 共建美好家園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保護地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前,全球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和損耗、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