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把美麗中國化為全民自覺行動

李玲玉 發布時間:2020-06-08 13:51: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我6歲了,現在是一個(ge) 小河長。3年裏,我長高了很多,我還會(hui) 繼續長高,繼續保護我們(men) 的美麗(li) 家園。”喬(qiao) 喬(qiao) 眨巴著一雙大眼睛說。

  那個(ge) 4歲時要和媽媽走路上幼兒(er) 園的孩子,如今已經成為(wei) 一名青少年環保誌願者。隨著鏡頭拉近,與(yu) 會(hui) 人員的目光都被喬(qiao) 喬(qiao) 的誌願者袖章吸引。

  6月5日上午,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在京聯合舉(ju) 辦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這是活動現場發布2020年六五環境日主題宣傳(chuan) 片時的一幕。

  播種綠色,蓄力美麗(li) 中國建設

  “我們(men) 深深感受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進步,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藍天變多了,空氣越來越好了,水越來越清了,老百姓對優(you) 質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提高了。”中宣部副部長傅華指出。

  現場政府部門、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和公眾(zhong) 代表不住點頭,網絡直播平台上也有大量網友留言表示讚同,還有網友列出數字,去年全國337個(ge) 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大氣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到82%。

  成績來之不易,得益於(yu) 黨(dang) 中央、國務院一直以來高度關(guan) 心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諄諄叮囑:“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

  “我們(men) 將堅持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導,把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wei) 心中的‘國之大者’。”前來出席活動的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文明你我共享,也需要你我共建。”

  這番話深深打動著與(yu) 會(hui) 人員。“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men) 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人與(yu) 自然是生命共同體(ti) 。”“保護生態環境,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把青春融注每一片綠色,把汗水灑向每一條江河……”這是《環保人之歌》首次演唱。北京市朝陽區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的歌聲裏,流淌著堅守、堅持與(yu) 堅毅,詮釋著期盼、夢想與(yu) 行動。

  你我共建,培育弘揚生態文化

  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文化引領。

  “中國石化的全部近90家煉油化工廠都向公眾(zhong) 開放,受疫情影響,我們(men) 又開展‘雲(yun) 開放’。”中國石化新聞發言人、黨(dang) 組宣傳(chuan) 部部長呂大鵬說。

  在現場,“十佳公眾(zhong) 參與(yu) 優(you) 秀案例”揭曉,中國石化公眾(zhong) 開放日活動名列其中。接過獎杯,呂大鵬心情激動。

  就在呂大鵬現場分享經驗的同時,中國石化60餘(yu) 家所屬企業(ye) 同步開展環保設施開放直播。新發展理念,正從(cong) 企業(ye) 向公眾(zhong) 傳(chuan) 遞。

  鎮海煉化生產(chan) 廠區的直播畫麵裏,出現了被稱作“生態檢驗師”的白鷺。剛孵化不久的鷺寶寶正晃著小腦袋,不少觀眾(zhong) 大呼“萌翻了”“原來工廠裏也有大自然”。

  生態文化的培育,離不開文藝作品。

  駐足觀看,拍照留念,低聲討論。活動現場的主題攝影、書(shu) 法和國畫大賽獲獎作品展上,一個(ge) 主題貫穿始終,吸引著人們(men) ,那就是“美麗(li) 中國,我是行動者”。

  稚子溪頭臥看蝌蚪,和風水上魚鳥自樂(le) ,夕陽田野牛羊同歸,丹青水墨中,雄健筆法下,愛在山河,美在心間。

  蛙人打撈海底垃圾,高原上的綠色行動,沙漠植樹保護生態,鏡頭定格的每一幀場景,都是弘揚生態文化最好的注腳。

  “今後,我們(men) 還會(hui) 繼續拍攝更多作品來展示優(you) 美的生態環境,用攝影的第三隻眼展現生態文化的獨特魅力,讓大家直觀感受美麗(li) 中國,激發共同保護的力量。”現場視頻連線時,中國攝影家協會(hui) 理事、青海省攝影家協會(hui) 主席蔡征說。

  現場還首次發布“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雖然戴著口罩,但是小山和小水的可愛形象,讓每個(ge) 人都藏不住眼睛裏的笑意。

  全民參與(yu) ,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保衛綠水藍天,每個(ge) 人能做什麽(me) ?

  誌願者在身體(ti) 力行。百名最美生態環保誌願者代表、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研究員郭耕說:“以動物保護為(wei) 例,關(guan) 鍵不是把動物關(guan) 起來,而是把人類管起來,管好自己。”

  老人白了雙鬢,紅了領巾,綠了家園。“國家給了我退休金,我花不完,用到環保公益事業(ye) 上,值!”河北省石家莊市的退休職工師彥文,舉(ju) 辦百餘(yu) 場環保漫畫展覽,向小學生發放宣傳(chuan) 手冊(ce) ,成為(wei) 孩子們(men) 的“環保爺爺”。

  參會(hui) 人員深受觸動。一位年輕的母親(qin) 奮筆疾書(shu) ,記下垃圾分類課堂、綠色長跑、小湖長等活動信息。她說,回去要帶著孩子參加,讓孩子從(cong) 小養(yang) 成綠色生活方式。

  線上網友迅速“刷屏”。“我承諾:積極參加綠化,愛護花草樹木。”“我承諾:綠色出行,減少碳排放。”“我承諾:不隨意丟(diu) 棄廢舊電池。”……點滴努力,匯聚成磅礴力量。

  今年,首次由生態環境部部長向特邀觀察員頒授聘書(shu) 。

  授牌,握手,掌聲熱烈,相機閃爍,9位特邀觀察員從(cong) 黃潤秋手中接過聘書(shu) 。他們(men) 來自科學研究、文藝創作、新聞宣傳(chuan) 等不同領域,將共同發力,更加深度地參與(yu) 生態環保工作。

  今年,首次提前一年向下一個(ge) 國家主場活動舉(ju) 辦地授旗。

  “2021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舉(ju) 辦地是:青海!”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黃潤秋向青海省副省長劉濤授旗。“我們(men) 倍感振奮和自豪,也深感責任重大。”劉濤說。

  期待溢滿會(hui) 場,是對來年青海的期盼,更是對生態環保全民行動的呼喚。

  “美麗(li) 的大自然是你我共同的家園……”悠揚的歌聲再次飛向北京湛藍的天空,化作對美麗(li) 中國的深情告白。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