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汙水處理廠:經過8道處理程序 汙水變“清水”

李海霞 發布時間:2020-06-11 09:26: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西藏商報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經濟快速發展,與(yu) 此同時,生活汙水排放也在不斷增加,對於(yu) 提高城市汙水收集和處理能力的考驗也在加大。為(wei) 此,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市不斷推進城區及各大縣區的汙水處理廠項目建設工作,建成(含在建)墨竹工卡縣汙水處理廠、達孜區汙水處理廠、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市汙水處理廠(一期、二期)等17座汙水處理廠,其中5座已經正式投入運行。
  很多人對汙水處理廠的了解,可能隻是停留在它是城市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這個(ge) 層麵。那麽(me) ,汙水處理廠究竟如何運行,又發揮著哪些作用呢?6月8日,記者前往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經開區的拉薩市汙水處理廠(二期),進行了詳細了解。
  第一站,記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粗格柵及提升泵池。“這裏是汙水處理廠的第一個(ge) 環節,要進行預處理。在三級格柵及曝氣沉砂的物理攔截作用下,攔截除去汙水中夾雜的垃圾、沙粒等雜物。”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市汙水處理廠(二期)運行主管李亞(ya) 斌介紹,“因為(wei) 居民生活中產(chan) 生的汙水會(hui) 經城市管網進入到汙水收集幹管再到這裏。”
  在這裏,記者聞到汙水散發出的陣陣異味,還看到被過濾攔阻後的生活垃圾。“我們(men) 還是希望大家能做到垃圾分類,不要將垃圾扔進管網中,會(hui) 造成堵塞,對機械也有損害。”李亞(ya) 斌呼籲。
  預處理後汙水進入生化池,在這裏還要經過3次處理。“利用活性汙泥中硝化菌、聚磷菌等各類微生物,降解或者吸附水中含碳、氨氮、磷的有機汙染物,以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市汙水處理廠(二期)主管次仁多吉介紹,“生化池出來的混合液在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後進入深處理階段,通過PAC電荷中和作用,PAM的橋架絮凝作用在斜管沉澱池進一步除去汙水中的磷等物質。”
  走出生化池後來到濾布濾池,記者發現經過幾道工序後,這兒(er) 排出的水完全沒有了剛開始的渾濁和異味。“這可不是最後一個(ge) 階段,還要進消毒池進行紫外線殺菌。”次仁多吉說。
  在最後一個(ge) 階段,次仁多吉接了一杯清澈的水向記者展示,並介紹:“這才是符合標準可以排放的。我們(men) 采用的是‘預處理+改進型AAO+深度處理+紫外消毒’汙水處理工藝,日處理能力13萬(wan) m^3/d,出水水質達到了《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A類標準。”
  采訪中,記者還發現該廠廠區內(nei) 綠草如茵,不禁好奇澆灌的水是否為(wei) 最終達標後排放出來的。對此,李亞(ya) 斌笑著說:“沒錯,我們(men) 這兒(er) 綠化用水都是經處理後排放出來的汙水。是不是非常幹淨,也沒有預處理前的異味。”從(cong) 汙水到“清水”,總共要經過8道處理程序,才能排放到拉薩河中。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底,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市汙水處理廠(二期)累計處理汙水量10139.66萬(wan) 立方米,完成COD消減量6460.58噸,氨氮消減量647.05噸,總磷消減量63 .73噸。通過減少汙染物的排放量,可以說,極大改善了拉薩河及雅魯藏布江下遊水環境質量。
  據悉,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市汙水處理廠(二期)項目工程總投資為(wei) 3.93億(yi) 元,占地麵積182.80畝(mu) ,於(yu) 2016年11月正式運行。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