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保護湟魚的“硬核”支持——青海湖封湖育魚係列報道之二
2018年10月13日,某視頻平台中一段數條魚在鍋內(nei) 被烹煮的視頻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guan) 注,有網友指出視頻中男子在烹飪的魚是明令禁止捕撈的特有保護動物青海湖湟魚。
青海湖自然保護區水上公安局民警在發現這條視頻後,第一時間聯合西寧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找到視頻發布者馬某某。16日,經過詢問,馬某某承認其所購魚類為(wei) 湟魚,對烹煮湟魚這一行為(wei) 供認不諱。警方對該男子做出處罰7000元的決(jue) 定。
湟魚種群數量大,資源量相對豐(feng) 富,是青海省集中分布的最重要的經濟魚類資源。曆史遺留的問題、經濟利益的驅使、漁政執法力量薄弱、執法環境較差等多種因素造成湟魚非法捕撈屢禁不止。
由於(yu) 過度捕撈,湟魚資源量急劇下降。為(wei) 保護湟魚資源,修複青海湖複合生態功能,從(cong) 上世紀80年代開始,省政府先後5次實施封湖育魚工作。
為(wei) 確保封湖育魚工作取得實效,30多年來,從(cong) 政府到民間,青海人一直都在努力彌補著過度捕撈造成的危害,特別是一係列法律法規的製定和實施,為(wei) 保護湟魚和打擊非法捕撈提供了“硬核”支持和根本遵循。
“硬杠杠”——織密織牢保護湟魚的法律法規體(ti) 係
無規矩不成方圓。
“對待湟魚必須堅持保護與(yu) 打擊兩(liang) 手抓兩(liang) 手都要硬,特別是麵對非法捕撈者,必須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依據,漁政人員才能做到執法嚴(yan) 明,依法抓捕,懲罰有據,給非法捕撈者以威懾。”省漁政管理總站站長拉爾其布說。
作為(wei) 一名從(cong) 事漁政工作20多年的老漁政人,拉爾其布對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感到非常迫切。慶幸的是,保護湟魚得到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一係列圍繞保護湟魚的法律法規相繼出台。
“1979年,青海省恢複青海省水產(chan) 局時設立了漁政科。1985年6月,成立了青海省漁政管理總站。1996年,成立了青海省青海湖自然保護區水上公安局(青海省漁政管理總站合署辦公)。”拉爾其布介紹說。
上世紀80年代以前,青海省一直沒有漁業(ye) 資源保護的機構和措施,捕撈生產(chan) 無計劃無管理。特別是在夏季湟魚產(chan) 卵期間,大量捕殺產(chan) 卵親(qin) 魚,冬季全湖封凍,捕魚者任意上湖捕撈。
由於(yu) 青海湖生態脆弱,資源恢複緩慢,2011年1月省政府根據專(zhuan) 家論證結果,再次發布第五次《關(guan) 於(yu) 繼續對青海湖實施封湖育魚的通告》,禁捕10年(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充分體(ti) 現了青海省委省政府保護青海湖生態環境的信心和決(jue) 心。
機構健全,還需立法建設。1990年,青海省頒布實施《青海湖漁業(ye) 資源管理暫行辦法》。1992年,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通過《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ye) 法〉辦法》,青海省漁業(ye) 資源保護工作進入法製化軌道。同年,青海湖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001年3月,省人大重新修訂《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ye) 法>辦法》。2003年,省人大通過並出台《青海湖流域生態保護條例》。省政府公布《青海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的通告》,對省內(nei) 青海湖裸鯉等14種珍稀瀕危魚類進行保護,為(wei) 青海漁業(ye) 生態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特別是第五次封湖育魚實施以來,省漁政管理總站聯合市州縣漁政部門嚴(yan) 厲打擊非法捕撈、販運、加工、銷售湟魚行為(wei) ,形成高壓態勢,使有組織的捕撈行為(wei) 不複存在。
據統計,2010年—2019年,省漁政管理總站共辦理涉漁案件255起,其中行政案件170起,行政拘留80人;刑事案件93起,依法起訴判刑108人;漁獲物5.6萬(wan) 公斤,罰款40餘(yu) 萬(wan) 元。
“我們(men) 可以看出,非法捕撈者仍然存在,漁政工作依然任重道遠,但是我們(men) 作為(wei) 保護湟魚的一線執法人員必定盡職盡責!”拉爾其布眼神堅毅。
“頂梁柱”——漁政工作者為(wei) 湟魚保護撐起一片天
“漁郎”偷捕湟魚多數在後半夜,給抓捕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2018年6月,海北藏族自治州漁政執法支隊支隊長張萬(wan) 宏接到群眾(zhong) 舉(ju) 報,在剛察縣哈爾蓋鎮爛泥灣羊頭俄堡附近的青海湖湖麵有人偷捕湟魚。
掛斷電話,張萬(wan) 宏和三位同事緊急驅車趕往現場進行抓捕,經過6個(ge) 小時的蹲守,終於(yu) 在第二天淩晨4時左右,當場抓獲1名涉案人員,其他2人逃逸,查獲非法捕撈湟魚237.5公斤,充氣式衝(chong) 鋒舟1艘、汽車2輛、漁網18盤。
“當時真的很生氣,很可惜,不明白他們(men) 為(wei) 什麽(me) 還要以身試法……”張萬(wan) 宏歎了口氣再沒說下去。顯然,張萬(wan) 宏既為(wei) 湟魚感到惋惜,也為(wei) 涉案人員觸犯刑法感到遺憾。
作為(wei) 保護湟魚的一線工作者,張萬(wan) 宏最深切的體(ti) 會(hui) 就是累,不好幹。 “熬夜是家常便飯,我們(men) 的工作節奏完全是跟著‘漁郎’在轉,而且還會(hui) 遇到暴力抗法的行為(wei) ,充滿了未知的危險。”張萬(wan) 宏說的一臉輕鬆,但是記者能夠感受到這“一臉輕鬆”的背後更多是艱辛的付出。
“環湖現有實際漁政執法人員45人,基本上是多塊牌子一套人馬,專(zhuan) 職漁政人員很少,每個(ge) 漁政人員平均要管理97.8平方公裏的湖麵和8公裏的湖岸線,有200公裏的產(chan) 卵場要管護。此外,還要負責打擊非法偷捕、運輸、加工、銷售湟魚等多個(ge) 環節違法犯罪活動。”拉爾其布的話印證了記者的感受。
冬季,由於(yu) 湖麵結冰,通往湖麵的道路四通八達,漁政人員防守難度更大,特別是在追查時,偷捕者會(hui) 冒著生命危險往湖中心冰薄的地方跑,為(wei) 了人員安全,有時執法人員隻能放棄追擊。夏季,偷捕者就往深水區跑,以逃避打擊。
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謹防夜間盜捕成為(wei) 漁政工作中的一個(ge) 難點,因為(wei) 夜間盜捕不但涉及盜捕者的安全,也關(guan) 係到執法人員的安全。執法人員隻有提前在偷捕者出沒的地方蹲守,一直守到半夜,然而,一旦被盜捕者發現,他們(men) 便立即棄車而逃。因為(wei) 是深夜,發生危險的概率很大。
漁政部門的車輛陳舊,缺乏必要的設施也是製約執法工作的因素之一。特別是冬季,偷捕者騎著三輪摩托車深入到離湖岸七八公裏的地方偷捕,漁政人員隻能步行到七八公裏的湖麵抽網,有時甚至冒著生命危險。
……
他們(men) 艱辛的付出,他們(men) 挺在一線和“漁郎”鬥智鬥勇,他們(men) 為(wei) 保護湟魚撐起了一片天。
“新樂(le) 章”——在探索中建立了適合省情的新機製取得新成效
第五次封湖育魚實施以來,全省漁政部門逐步探索建立了七個(ge) 行之有效的聯動機製:省際省內(nei) 漁政執法聯動,省、州、縣漁政執法聯動,漁政、公安、工商部門執法聯動,漁政、誌願者聯動機製,水陸聯動打擊機製,舉(ju) 報獎勵機製,以及全國率先建立漁業(ye) 行政執法與(yu) 刑事司法無縫銜接機製。
2005年以前,青海省漁政執法中采取行政處罰,出現“抓了放,放了抓”造成環湖地區非法捕撈、販運、銷售案件屢禁不止,甚至出現暴力抗法等現象,為(wei) 了加強對青海湖漁業(ye) 資源的保護,嚴(yan) 厲打擊破壞水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 2005年3月省農(nong) 牧廳、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廳聯合下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封湖育魚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對非法捕撈者追究其刑事責任。
“為(wei) 此,省漁政管理總站和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檢察院、法院等部門進行多次探討、溝通,建立了漁業(ye) 行政執法與(yu) 刑事司法無縫銜接機製,特別是刑事附帶民事追究製度的推行,加強了刑事執法的力度,對破壞漁業(ye) 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wei) 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拉爾其布進一步解釋道。
2005年10月,省漁政管理總站將“魏某、魏某某”以“非法捕撈水產(chan) 品罪”追究刑事責任,判處兩(liang) 被告有期徒刑6個(ge) 月,開啟了青海省對涉漁案件追究刑事責任的先河。
2018年11月9日,青海省首例非法捕撈裸鯉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開庭。經庭審,被告人王某某(上文中在剛察縣哈爾蓋鎮爛泥灣羊頭俄堡附近非法捕魚者)當庭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道歉,並賠償(chang) 裸鯉增殖放流23750餘(yu) 尾魚苗的費用11875餘(yu) 元。
今年隨著“青海漁政亮劍”係列專(zhuan) 項執法行動的啟動,漁政部門將開展長江、黃河幹支流禁捕,青海湖禁捕,打擊電魚活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漁業(ye) 安全生產(chan) 5項執法行動。
青海湖禁捕專(zhuan) 項行動,以夏季洄遊期(5月11日至8月31日)和冬季冰封期(12月20日至次年3月31日)為(wei) 重點時段,以環青海湖、旅遊景區(包括茶卡鹽湖景區)、遊客集散地為(wei) 重點區域,組織開展水上、陸地禁漁檢查和交叉執法,集中整治非法捕撈、收購、加工、銷售等嚴(yan) 重破壞青海湖裸鯉資源的違法行為(wei) 。
“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完善,漁業(ye) 執法中存在的執法難、有案不移、有案難移、以罰代刑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加快了青海湖漁業(ye) 資源的恢複。非法捕撈和販賣得到有效遏製,以漁為(wei) 業(ye) 有組織的違法行為(wei) 得到有效遏製,環湖地區餐飲點加工銷售青海湖裸鯉的違法行為(wei) 得到有效治理,青海湖裸鯉資源切實得到有效保護,推動了水生野生動物的資源保護工作。”拉爾其布欣慰地說。
記者感言:心中有希望腳下有力量
有一支隊伍拯救湟魚一馬當先,他們(men) 勇擔重任,克服艱難險阻,頂風雪,戰嚴(yan) 寒,在一線忠實保護著青海省水生野生生物資源和漁業(ye) 生態環境;
有一支隊伍人數不多但都有著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他們(men) 為(wei) 打擊捕撈、販運湟魚等違法犯罪行為(wei) ,長期熬夜、長時間蹲守,風餐露宿,跟“漁郎”鬥智鬥勇;
有一支隊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麵對凶狠的“漁郎”和惡劣的環境,充滿了未知的危險。
他們(men) 就是挺在保護湟魚和打擊違法者最前沿的青海省漁政工作者。他們(men) 隻有簡單的裝備,在高寒缺氧的艱難環境中,用執著和生命譜寫(xie) 了保護湟魚的讚歌。
對於(yu) 他們(men) 的所經所曆,無論是華麗(li) 的辭藻還是樸實的語言,都是顯得那麽(me) 蒼白無力,若沒有親(qin) 身經曆過,是很難體(ti) 會(hui) 其中的艱辛的。
青海湖總麵積4400多平方公裏,湖岸線長360公裏,遠離湖岸後,缺少參照物,很容易迷失方向,更不要說抓“漁郎”了。
“漁郎”憑借熟知的地形迅速逃之夭夭,甚至與(yu) 執法人員玩起“你來我便走,你走我又來”捉迷藏遊戲,抓“現行”十分困難。
“白天看山頭,晚上看月亮,沒有月亮看看祭海台上的燈光。”這是一代又一代的漁政執法者在長期摸索中總結出的“土辦法”,雖是“土辦法”卻是打擊偷捕湟魚違法分子的極有效的手段,長此以往,已然對“漁郎”的心理形成極大的震懾。
一代又一代的漁政執法人員就像一年一度洄遊的湟魚一樣,不畏艱難險阻,隻為(wei) 心中那份執著。因為(wei) 隻有心中有希望,腳下有力量,才能麵對未知的危險而義(yi) 無反顧,一往無前。
常年的野外工作,讓他們(men) 的臉變黑了,手皴裂了,這是他們(men) 保護湟魚所付出艱辛的最真實體(ti) 現。
我們(men) 不應該隻是看到湟魚變多了,青海湖生態環境變好了,偷捕、販運的違法分子減少了,更應該把視角放在那些為(wei) 保護湟魚付出了萬(wan) 般艱辛的一線工作人員身上。
致敬護漁英雄“!我們(men) 不後悔!”簡單樸實的五個(ge) 字,是所有湟魚守護神的真實寫(xie) 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全力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工作
今年將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事關順利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全國首個國家公園體製試點任務,青海省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以“釘釘子”精神全力推動各項工作。[詳細] -
青海舉行高效電供暖設備及高海拔低氮燃燒新技術研討會
“青海省稀土磁極離子流束供熱機組新技術、高海拔燃氣低氮燃燒清潔排放關鍵技術及高海拔應用研討會”在西寧舉行。[詳細] -
青藏高原首個園博園開園:建在沙坑之上 營造防護林帶
青藏高原首個園博園——西寧園博園一期18日開園。西寧園博園一期以打造綠色基底、營造防護林帶、淨化水體為目標,總占地麵積134.69萬平方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