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高原精靈展——鳥類係列”展覽

發布時間:2020-07-22 13:32: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唐卡漆畫技藝培訓班學員正在繪製唐卡。 鄭曉強、周婷婷 攝

  為(wei) 了讓公眾(zhong) 進一步認識青藏高原鳥類的生存環境、生活方式等,深入體(ti) 會(hui) 大自然生物多樣性所展示的生命魅力,同時也讓大家養(yang) 成熱愛科學、熱愛自然,用科學的方式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生活習(xi) 慣,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高原精靈展——鳥類係列”展覽,通過展出愛鳥知識展板、高原鳥類攝影作品,開展有獎知識問答等多種方式向公眾(zhong) 科普鳥類知識。該展覽於(yu) 6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將持續開放至8月中旬。

  記者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大廳看到,前來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其中大多是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借此向孩子科普鳥類知識。

  正在觀看赤麻鴨照片的索朗旺紮小朋友高興(xing) 地說:“通過照片下麵的介紹,我知道了鳥兒(er) 漂亮的羽毛不僅(jin) 能防水,還有保暖作用和潛水、飛行等功能,下次到宗角祿康公園,我一定好好觀察它。”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講解員劉叢(cong) 叢(cong) 介紹:“本次‘高原精靈展——鳥類係列’展覽,一共持續9周,每周都會(hui) 推出一個(ge) 主題鳥類。除了給大家看展覽外,我們(men) 還會(hui) 開展相關(guan) 科普活動,吸引家長和小朋友踴躍參與(yu) 。”

  據悉,本次展覽旨在通過展示青藏高原豐(feng) 富的鳥類物種,進一步提升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珍愛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號召全民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切實助力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li) 西藏。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等鶴的“守鶴人”

    被譽為“西藏糧倉”的拉薩市林周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中遊河穀地帶,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黑頸鶴的越冬地。[詳細]
  • 揭秘青藏高原分水嶺隆升過程

    青藏高原分水嶺山脈橫亙於青藏高原中部,從東向西主要包括橫斷山、唐古拉山和喀喇昆侖山,是太平洋水係和印度洋水係的分水嶺,也是世界屋脊的“脊梁”。[詳細]
  • 保護高原山區生態環境,共謀可持續發展

    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好壞,就會影響到我們黃河流域的上遊甚至中遊,甚至下遊的問題。可持續發展能把青藏高原周邊的一些生態環境保護好,那麽我們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就更有希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