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鋰電產業鋪就綠色發展之路
藍天白雲(yun) 下,車輪環繞著綠水青山,勾勒出獨特的高原風情,這是環湖電動汽車挑戰賽帶給人們(men) 的視覺盛宴。
不經意間,電動汽車已逐漸被大多數人所認可。人們(men) 不僅(jin) 有這樣的感慨:任何一個(ge) 產(chan) 業(ye) ,都會(hui) 因為(wei) 科學技術的突破,發生革命性的變革。不論你是否接受,有一個(ge) 不爭(zheng) 的事實,那就是未來一定是新能源汽車的天下。
放眼國際市場,在日益激烈的汽車市場競爭(zheng) 中,短短幾年,電動汽車就已占到半壁江山。尤其是以鋰電為(wei) 動力的新能源汽車興(xing) 起後,歐洲、亞(ya) 洲、北美等汽車主產(chan) 區電動汽車銷量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
電動汽車的發展離不開鋰產(chan) 業(ye) 的支撐。眾(zhong) 所周知,地域遼闊的青海,素以礦產(chan) 資源豐(feng) 富而著稱,尤其是鋰資源,更是儲(chu) 量驚人。目前已初步探明2108萬(wan) 噸氯化鋰,儲(chu) 量居全國首位,占全國已探明儲(chu) 量的80%以上,占世界鹽湖資源儲(chu) 量的1/3,產(chan) 值達到近千億(yi) 元。
發揮資源優(you) 勢,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樹立青海樣板,亦或是引領全球,扛起汽車能源革命的旗幟,這是新時代賦予青海的曆史使命。
麵對國家支持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戰略機遇,青海省適時出台《青海省千億(yi) 元鋰電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著力提升鹽湖提鋰水平,沉睡已久的鹽湖鋰資源被喚醒,“亞(ya) 洲鋰都”呼之欲出。
在這個(ge) 突破能源瓶頸的跨時代進程中,作為(wei) 國內(nei) 鋰資源開發龍頭企業(ye) ,青海鹽湖集團一直致力於(yu) 探索鹽湖提鋰技術。經過多年努力,該企業(ye) 不僅(jin) 成功生產(chan) 出碳酸鋰及相關(guan) 係列產(chan) 品,而且提鋰技術以多樣性發展,通過采用膜分離法、煆燒法、吸附法提鋰工藝技術,產(chan) 能不斷擴張。
充足的鋰資源對於(yu) 國家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至關(guan) 重要。未來幾年,隨著傳(chuan) 統燃油車企業(ye) 加大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全球鋰電池資源市場需求量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就在不久前,記者探訪青海鹽湖集團察爾汗生產(chan) 基地時看到,整齊劃一的鹽田上,采鹽船隨處可見,廠區內(nei) 機聲隆隆,各條生產(chan) 線日夜不停地運轉,一片繁忙景象。據了解,近年來,隨著鋰資源開發生產(chan) 工藝逐漸打通,鹽湖鋰資源產(chan) 業(ye) 開始實現產(chan) 量、質量逐年增長的趨勢,2019年,鹽湖集團旗下藍科鋰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碳酸鋰11302噸,產(chan) 量居全國第四,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2億(yi) 餘(yu) 元,為(wei) 全省社會(hui) 經濟效益做出積極貢獻。
誠然,作為(wei) 鋰資源大省,僅(jin) 擁有儲(chu) 量還遠遠不夠,多年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men) ,在能源開發領域,做大做強產(chan) 業(ye) 鏈才是突圍取勝之策。
以賽事為(wei) 名,著力提升鹽湖提鋰水平,發展電池配套產(chan) 業(ye) ,促進電動汽車行業(ye) 構建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這正是青海省委、省政府賦予電動汽車挑戰賽的另一個(ge) 使命。
從(cong) 2014年開始,青海省通過“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的成功舉(ju) 辦,大力實施青海鋰電產(chan) 業(ye) 鏈招商引資,同時,出台一係列相關(guan) 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鋰電池配套項目建設,促使其實現高速、穩定的增長。
乘著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的東(dong) 風,短短幾年,西寧聚集了泰豐(feng) 先行、比亞(ya) 迪、時代新能源等一批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這些企業(ye) 引進國外多級分離提鋰工藝技術,不斷研發新產(chan) 品,開始迅速向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高端邁進。
去年,青海泰豐(feng) 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全國首條第六代鋰電池生產(chan) 線,成為(wei) 世界最大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chan) 企業(ye) ,由此,西寧市鋰電池產(chan) 能達到全國總產(chan) 能的三分之一。
與(yu) 此同時,基於(yu) 對中上遊資源的把握,與(yu) 之相關(guan) 的下遊產(chan) 業(ye) 也同樣得到快速發展——2019年,青海諾德6微米鋰離子電池用雙麵光超薄電解銅箔,實現全球首創微孔銅箔技術;總投資14億(yi) 元的青海北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動力及儲(chu) 能電池隔膜項目產(chan) 品成功下線,標誌著青海省動力及儲(chu) 能電池隔膜項目產(chan) 品實現規模化生產(chan) ,一舉(ju) 打破我國高端隔膜依賴進口的困境……
如今,依托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產(chan) 業(ye) 基礎,西寧鋰電產(chan) 業(ye) 已經在產(chan) 業(ye) 鏈配套、人才技術等諸多方麵具備了實現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的條件和優(you) 勢。
百舸爭(zheng) 流,奮勇前行。今天,迎著改革發展的朝陽,在千億(yi) 元鋰產(chan) 業(ye) 鋪就的綠色發展之路上,青海正積蓄著鹽湖資源開發戰略轉變的新動能,勇往直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青海)鋰產業及動力電池高峰論壇在西寧舉行
7月25日,中國(青海)鋰產業及動力電池高峰論壇在西寧舉行,副省長王黎明出席論壇並致辭。[詳細] -
後疫情時代青海綠色發展再起航
24日下午,綠色循環經濟創新發展論壇在西寧舉行。來自全國的循環經濟領域的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在後疫情時代,生態文明發展理念下的青海該如何推動循環經濟取得新發展。[詳細] -
青海開展住房城鄉建設係統節能宣傳周活動
7月16日至17日,由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的2020年住房城鄉建設係統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活動在西寧和海東兩市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