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厚土 綠意盎然
圖為(wei) 拉林高等級公路達孜至甘丹寺沿線,西藏俊富環境恢複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安裝集水托盤。記者 李梅英 攝
“十幾年沒來,真是沒想到,現在拉薩綠化做得這麽(me) 好,山上都種上了樹。”日前,在拉薩市南山公園遊玩的遊客陳女士說。
2016年以來,西藏自治區通過實施《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yu) 建設規劃》防護林體(ti) 係、西藏“兩(liang) 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西藏重點區域生態公益林建設等造林綠化工程,完成營造林麵積532.93萬(wan) 畝(mu) ,給西藏自治區築起一道道綠色屏障。
增加:環境變美了
“現在每家每戶房前屋後都有一塊經濟林木種植地,主要種植蘋果、葡萄、水蜜桃、梨子等,看起來像世外桃源。”林芝市朗縣洞嘎鎮卓村村民們(men) 說。
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全麵貫徹落實區黨(dang) 委、政府國土綠化的決(jue) 策部署,按照區黨(dang) 委 、政府對3年內(nei) 完成海拔4300米以下消除“無樹村、無樹戶、無樹單位”的要求,切實加強領導,精準編製方案,強化督促檢查,密切加強協作。目前,各市(地)、縣(區)全麵落實主體(ti) 責任,積極籌措資金,精心組織實施。截至2019年底,全區7市(地)共消除1079個(ge) “無樹村”和10.47餘(yu) 萬(wan) 戶“無樹戶”,全麵完成消除“無樹村”、“無樹戶”工作的建設任務,拓寬了高原綠化的新領域,開啟高原國土綠化的新篇章。
在那曲市,將樹種活曾成為(wei)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wei) 結束那曲“不長樹、無樹木”的曆史,近20年來,那曲市林業(ye) 主管部門一直在探索研究那曲高寒高海拔城鎮植樹試種工作,那曲植樹試種從(cong) 無到有,如今已試種各類苗木3.2萬(wan) 餘(yu) 株,各單位零星院落植樹試種綠化初具成效,高山柳、中國沙棘等樹種表現良好,高寒高海拔城鎮植樹試種得到進一步發展。用實際行動踐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科技支撐西藏那曲植樹取得階段性成果”上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
“單位有樹了,上班時心情都會(hui) 很好。”那曲市某單位職工李先生說。
質變:群眾(zhong) 錢包鼓了
“現在基地內(nei) 已種植有綠化苗木、經濟林果苗等48個(ge) 品種88萬(wan) 株。”山南市桑日縣旭日千畝(mu) 苗圃果園基地負責人巴桑達瓦介紹。2018年以來,該基地已發放工資600餘(yu) 萬(wan) 元,帶動60餘(yu) 人實現穩定脫貧。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加快苗圃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9個(ge) 千畝(mu) 以上共計3.5萬(wan) 畝(mu) 林木良種基地建設,拉薩市曲水縣、山南市紮囊縣2個(ge) 萬(wan) 畝(mu) 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完成;穩步推進林芝市米林縣、昌都市2個(ge) 5000畝(mu) 以上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建成日喀則、山南、林芝、昌都4市5個(ge) 1000畝(mu) 以上林木良種基地。
目前,全區共有苗圃238個(ge) ,年生產(chan) 苗木3500萬(wan) 株以上,同時,拉薩河流域、雅江中遊貢嘎至桑日段、日喀則市大竹卡至桑珠孜區等地防護林體(ti) 係已初具規模,產(chan) 生了顯著的生態、社會(hui) 和經濟效益。
在雅江岸邊的森布日村曾被稱為(wei) “沙子村”,因為(wei) 風沙大,地裏沒法種糧食,隻能靠做皮具賣了換糧食。經過多年造林人的努力,雅江兩(liang) 岸早已是綠意成海。不僅(jin) 減少了風沙,還為(wei) 群眾(zhong) 造就了一座“金山銀山”。據統計,目前山南市有3.04萬(wan) 餘(yu) 名群眾(zhong) 直接參與(yu) 公益林管護,每年為(wei) 群眾(zhong) 增收7373餘(yu) 萬(wan) 元,林業(ye) 項目每年為(wei) 群眾(zhong) 增收9000餘(yu) 萬(wan) 元,真正實現了“地添綠、人增收”。
山南貢嘎縣森布日村村民達瓦說:“種了樹,不僅(jin) 家門口環境變美了,還能幫助村民增收,這日子賽過‘活神仙’。”
創新:高原綠化有“門道”
6月9日,西藏自治區正式啟動2020年飛播造林試驗飛行作業(ye) ,這是全區首次開展飛播造林工作,填補了西藏無飛播造林的空白。經過20天,490架次,共計130小時的飛行作業(ye) ,目前,西藏自治區已經全麵完成了今年的飛播造林工作。
為(wei) 貫徹落實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關(guan) 於(yu) 開展飛播造林試驗示範的批示精神和要求,自治區林草局多次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研究飛播造林試驗有關(guan) 事宜,由自治區林科院組織開展飛播造林工作,拉薩雪鷹通用航空公司負責飛機播種造林,陝西省林業(ye) 局飛播站負責全程技術指導,在9個(ge) 飛播作業(ye) 區,其中拉薩市7個(ge) 、山南市2個(ge) ,完成飛播造林21.76萬(wan) 畝(mu) ,播種中國沙棘、臭椿、錦雞兒(er) 、砂生槐、沙蒿等樹(草)種約119.3噸。
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年是首次進行飛播造林試驗,接下來將緊抓監測等一係列工作,希望能形成一套符合西藏實際的技術措施。這次如果成功,對於(yu) 加快西藏國土綠化進程,意義(yi) 重大,影響深遠。
近年來,為(wei) 加快國土綠化步伐,調動社會(hui) 各界參與(yu) 營造林積極性,西藏自治區還積極推進營造林“先造後補”試點工作,創新營造林建設機製,實現營造林從(cong) 重數量向重數量、質量並重轉變。
在今年年初啟動營造林“先造後補”工作,在拉薩、山南、日喀則3市開展試點工作,共有14家事業(ye) 單位、國有企業(ye) 、私有企業(ye) 參與(yu) 試點工作,安排實施營造林11萬(wan) 畝(mu) ,管護措施得到切實加強,造林質量明顯提高,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營造林‘先造後補’政策,將建設單位的經濟利益與(yu) 造林成效相掛鉤,切實調動了社會(hui) 主體(ti) 參與(yu) 營造林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多年來造林成效不高的問題,確保了造林質量和成效。”自治區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日喀則市各類營造林已完成15.11萬畝
上半年來,日喀則市林業和草原局緊盯任務,落實部署,點麵結合,全力推進營造林各項工作。[詳細] -
西藏昌都市全力推進國土綠化工作
今年以來,昌都市提高站位、提早行動、嚴格標準,全力推進國土綠化工作,並取得顯著成效。[詳細] -
西藏野保員助數千隻藏羚羊“母子”回遷至棲息地
記者28日從西藏阿裏地區改則縣林業和草原局獲悉,3000多隻雌性藏羚羊當日帶領幼崽出現在改則縣古姆鄉境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