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滇金絲猴的“保鏢”們

紮巴旺青 發布時間:2020-08-07 09:42: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滇金絲(si) 猴的“保鏢”們(men)

  ——芒康紅拉山滇金絲(si) 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昌都站護林員的故事

  護林員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工作,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甚至有些乏味。和他們(men) 聊起巡山的經曆,聊起野生動物,你聽不到驚心動魄的巡山經曆和感天動地的豪言壯語。

  但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的,偉(wei) 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wei) 大。隻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鬥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正是因為(wei) 這些默默奉獻的守護者,以心中的執著,留住了這片淨土,把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觀落到實處,用平凡崗位上的擔當與(yu) 責任,讓生命在平凡中閃光。

  ——題記

  茫茫無際的高山林海中,有一群滇金絲(si) 猴“保鏢”,他們(men) 以孤獨的堅守和執著的信念為(wei) 伴,常年守護著滇金絲(si) 猴!

  從(cong) 芒康縣城出發,約1個(ge) 小時車程,便到了紅拉山。芒康紅拉山滇金絲(si) 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昌都站就位於(yu) 紅拉山山腰。我們(men) 走進保護站,聆聽滇金絲(si) 猴“保鏢”們(men) 講述他們(men) 的故事。

微信圖片_20200803192420.jpg
圖為(wei) 護林員通過通過監測服務平台,對保護區進行遠程實時監測。

  好人——布嘎

  布嘎不善言辭,但是個(ge) 熱心人。在村裏也好,在保護站也好,布嘎樂(le) 於(yu) 助人的性格也讓村民和同事都很喜歡他。

  因為(wei) 今年他所在的曲孜卡鄉(xiang) 昌都村樂(le) 榮組給他頒發了一個(ge) “好人”獎,同事們(men) 談笑間也就在他名字前加上好人兩(liang) 個(ge) 字,布嘎隻是笑笑也不說話,算是默認了。

  作為(wei) 芒康滇金絲(si) 猴的“家園”,芒康紅拉山滇金絲(si) 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麵積近18萬(wan) 公頃,涉及芒康縣嘎托鎮、如美鎮、幫達鄉(xiang) 、徐中鄉(xiang) 、曲孜卡鄉(xiang) 、納西民族鄉(xiang) 等6個(ge) 鄉(xiang) 鎮的15個(ge) 建製村,森林覆蓋率達70%-80%,海拔在2200米至4700米之間,是我國高原林區寶貴的多樣性物種基因庫。

  由於(yu) 家庭困難,在芒康縣林業(ye) 和草原局的協調下,布嘎被安排到保護站工作。2015年,因為(wei) 家裏耕地少,缺乏勞動力,布嘎被列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

  芒康紅拉山滇金絲(si) 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設有3個(ge) 管理站、5個(ge) 保護站、13個(ge) 保護點。保護區人員由林業(ye) 局、保護地管理局4名行政人員及1891 名護林員組成,行政人員負責行政工作的開展及護林員的管理工作,護林員按照工作要求對保護區開展巡護。

  作為(wei) 保護區護林員,布嘎的責任是做好野生動物的管護工作,製止亂(luan) 砍濫伐、亂(luan) 捕濫獵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有了這份工作,他可以享受每年7200元的薪資待遇。“這筆錢能夠補貼家用,我很高興(xing) ”,布嘎的話簡單而實在。

  其實,除了能有工資拿,在保護區工作的6個(ge) 年頭裏,在翻山越嶺的巡山歲月裏,滇金絲(si) 猴已成為(wei) 他的一個(ge) 寄托。

  “我四歲時就看到過‘準察’(意指滇金絲(si) 猴)”,盡管時間已經過去52年了,但布嘎談起第一次見到滇金絲(si) 猴的那一場景依然曆曆在目,“我當時看到一隻猴子就在村裏的莊稼地邊,它的臉跟人的臉差不多,白裏透紅,從(cong) 那以後,我有事沒事就喜歡往山上跑,希望能再次看到那隻猴子。現在能從(cong) 事這份工作,也是我和‘準察’的緣分,隻要幹得動,我想繼續在保護站幹下去”。

  紅拉山一帶60年代至70年代滇金絲(si) 猴數量估計有2000多隻,後因濫肆捕獵,至80年代初隻剩500隻左右。1988年,經西藏珍稀野生動物考察隊確認,當地百姓稱為(wei) "準察"的花猴是世界瀕臨(lin) 滅絕的滇金絲(si) 猴。1986年芒康紅拉山成立縣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芒康滇金絲(si) 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每次巡山休息間隙,布嘎總會(hui) 帶上一個(ge) 小袋子,到處轉轉,看看是否有塑料飲料瓶等垃圾,“這些東(dong) 西如果讓‘準察’吃進肚子裏,那就危險了”,布嘎說,“不過和以前相比,遊客也好,村民也好,亂(luan) 扔垃圾的少多了”。

  保護區成立後,和其他護林員一樣,布嘎的另一項工作就是向當地群眾(zhong) 進行野生動植物保護和生態環保意識方麵的宣傳(chuan) 。芒康縣各個(ge) 層麵的無縫宣傳(chuan) 教育,為(wei) 開展自然資源保護及野生動植物保護提供了良好的群眾(zhong) 基礎。現在,滇金絲(si) 猴種群數量已經達到800多隻。

  老板——加央歐珠

  “在我們(men) 站裏,我的工資最高,他們(men) 都叫我老板。”1989年出生加央歐珠說話快人快語,而且很享受人家叫他老板。

  2017年,他花5000多元到芒康縣學習(xi) 駕駛技術,準備拿了駕照跑運輸,趁著年輕多出去走走,開開眼界,順便掙點錢。到保護站工作後,因為(wei) 有駕照,所以站裏的垃圾車、灑水車都讓他開。多勞多得,收入自然也高,一年大概有21600多元的收入,比布嘎他們(men) 高出一大截。

  “今天你們(men) 來的不是時候,碰上下雨天,不然在紅拉山頂有可能會(hui) 看到滇金絲(si) 猴”,加央歐珠很是替我們(men) 感到惋惜。

  “紅拉山上的密林裏,現在有兩(liang) 個(ge) 猴群,今天這個(ge) 天氣,估計它們(men) 都躺在家裏看電視,玩手機”,加央歐珠這句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資料顯示,保護區內(nei) 有3個(ge) 家族的滇金絲(si) 猴,以滇藏公路214線為(wei) 分界線,可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片區。西片小昌都境內(nei) 紅拉山的一個(ge) 家族;東(dong) 片徐中鄉(xiang) 的比拉卡、卡拉、那弟貢、瑪龍普、重重普等地的兩(liang) 個(ge) 家族。

  按照巡山值班表的安排,加央歐珠和其他四名隊員每周都要在保護區巡查一遍。

  巡山時,自持年輕力壯的加央歐珠曾經曆過一次驚險時刻。

  前年7月,他和同事的巡山行程接近尾聲。由於(yu) 遇到大風雨,降溫之後變成大雪。加央歐珠的摩托車陷進泥潭,啟動不了。

  “我看天色已晚,以為(wei) 自己能修好車子,就叫其他隊員先回去,”加央歐珠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其實我是在逞能,想表現一下。”

  保護區氣候隨著海拔的升高而變化,形成河穀幹熱和山地嚴(yan) 寒的特點。海拔3200-4000米的暗針葉林帶,為(wei) 滇金絲(si) 猴常年棲息之地,是保護區森林資源的主要部分和精華所在。

  “雪越下越大,想推車走,但又冷又餓,根本沒有力氣,想給同事們(men) 打電話,又覺得會(hui) 沒有麵子”,白茫茫的山穀,讓逞能的加央歐珠感到一絲(si) 絲(si) 後怕和後悔,靠在摩托車上休息的加央歐珠感覺一絲(si) 絲(si) 困意襲來……

  大概過了兩(liang) ,三個(ge) 小時,從(cong) 山梁邊,夾雜著摩托車的馬達聲,傳(chuan) 來陣陣呼喊聲,原來是前來救援的巡山隊員們(men) 。

  差點被凍傷(shang) 的加央歐珠得救了,也被保護站領導狠狠批評了一頓。自此以後,加央歐珠再也不逞能了,巡山路上潛在的危險讓他變得穩重成熟了許多。今年,站裏還安排他參加了在雲(yun) 南舉(ju) 行的滇金絲(si) 猴保護培訓。

  近年來,保護區先後實施了四期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累計投資7050.88萬(wan) 元。群眾(zhong) 生態保護意識由被動變為(wei) 主動,亂(luan) 砍濫伐、亂(luan) 捕濫獵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持續好轉,保護區九年來未發生過一起森林火災。

微信圖片_20200803192445.jpg
圖為(wei) 護林員在紅拉山巡山。

  美女——阿桑拉姆

  “‘準察’不大喜歡吃我們(men) 為(wei) 它們(men) 準備的食物”,阿桑拉姆話音剛落,和她同一年到保護站工作的紮西多吉在一旁叫道:“美女,是鹽巴放多了吧”。

  阿桑拉姆成為(wei) 保護區護林員有三年的時間了。這期間,芒康縣林業(ye) 和草原局以野生動物識別認定、野生動物保護及護林防火等為(wei) 內(nei) 容,對護林員累計組織開展培訓4次,共計2000餘(yu) 人次護林員參加培訓。

  阿桑拉姆也不怎麽(me) 愛說話。偶爾,也會(hui) 和布嘎等年紀大一點的隊員話家常。不過,如果有人跟她聊聊滇金絲(si) 猴喜歡吃什麽(me) ,她的兩(liang) 眼立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

  她沒有搭理紮西多吉,繼續向記者解釋道:“按照培訓老師的要求,將玉米、青稞各一碗,再加半碗鹽巴,攪拌均勻後,分成三份就可以喂它們(men) 了……”

  每次進山的時候,隊員們(men) 會(hui) 騎著摩托車前行,而到了沒路的地方就隻能徒步前行。走累了、餓了,找個(ge) 陰涼的地方,簡單的吃喝上幾口,聊聊天。有時,阿桑拉姆興(xing) 致來了,也會(hui) 即興(xing) 為(wei) 隊員們(men) 哼唱一曲家鄉(xiang) 的山歌。風吹過樹葉的嘩嘩聲和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像是給阿桑拉姆的回應。

  巡山時,隊員們(men) 盡量不讓阿桑拉姆去一些危險的路段,但總也拗不過她的堅持。

  今年3月的一天,雪後的紅拉山披上銀裝,猶如一幅美麗(li) 的畫卷。然而,風景雖美,但跋涉的艱辛也不言而喻。一路上,巡山隊員們(men) 小心翼翼,專(zhuan) 挑好走的地方下腳。盡管如此,回到保護站時,阿桑拉姆還是摔了好幾跤,弄得渾身都是泥。

  常年的巡山,也讓滇金絲(si) 猴們(men) 對護林員們(men) 熟悉起來。看到巡山的護林員,猴子們(men) 跳來跳去,隱藏在樹後,保持著一段距離。當阿桑拉姆把食物放到投放點時,它們(men) 遠遠地看著,等阿桑拉姆他們(men) 退到林地邊時,滇金絲(si) 猴才慢慢跑過去,挑剔地挑選著食物。

  “每次看到‘準察’,就很開心,尤其是當它們(men) 開始吃我做的食物時”,阿桑拉姆說。看著它們(men) 進食,是阿桑拉姆巡山路上經曆的最美好的時刻。

  阿桑拉姆告訴記者,滇金絲(si) 猴主要靠吃果子及雲(yun) 杉、樺木等樹的嫩芽、幼葉,它們(men) 也挖食貝母、蘑菇。冬季,大雪封山時,它們(men) 最需要投食,因為(wei) 缺乏食物來源。

  巡山回來後,阿桑拉姆開始擔心起孩子的學習(xi) 。作為(wei) 兩(liang) 個(ge) 孩子的母親(qin) ,出嫁的女兒(er) 不用她操心,在鹽井中學讀初中的兒(er) 子一直讓她放心不下。

  她問記者,孩子長大了幹什麽(me) 好?讓他和我一樣,成為(wei) 芒康紅拉山滇金絲(si) 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是不是更好?

  阿桑拉姆說這些話時,滿眼都是愛意。也許,當她向滇金絲(si) 猴投食時,看著它們(men) 進食時,也是這樣的眼神。

  (記者 紮巴旺青 胡榮國 陳誌強 劉金鵬 朱杉 周婷婷)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