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日喀則市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持續厚植綠色底蘊

潘璐 張斌 發布時間:2020-08-14 08:50: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十三五”以來,日喀則市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全力推進城區綠化,不斷提升保護區管理水平,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良好成績,綠色底蘊更加濃厚,生態環境得到大力改善提升。

  國土綠化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日喀則市完成營造林任務212.15萬(wan) 畝(mu) ,總投資10.78億(yi) 元,國土綠化步伐持續加快。2020年,計劃完成營造林任務39.78萬(wan) 畝(mu) ,投資3.6億(yi) 元,截至目前,已完成營造林任務25.79萬(wan) 畝(mu) ,其中2020年防沙治沙工程完成21.32萬(wan) 畝(mu) ;“兩(liang) 江四河”流域造林工程完成0.7萬(wan) 畝(mu) ;定日縣澎曲河流域生態修複工程完成3.08萬(wan) 畝(mu) ;日喀則高等級公路兩(liang) 側(ce) 造林綠化工程完成0.26萬(wan) 畝(mu) ;重點交通沿線生態修複工程完成0.07萬(wan) 畝(mu) ;薩迦縣沙化土地治理和人工造林完成0.36萬(wan) 畝(mu) 。全市消除“無樹村、無樹戶”工作取得成效,其中海拔4300米以下420個(ge) 村、34285戶已於(yu) 2019年實現全部消除,海拔4300米以上高寒地區無樹村(居)318個(ge) ,無樹戶23845戶正在全力開展科學試種,逐步科學消除種樹空白。

  城區綠化效果凸顯。自2016年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以來,截至2019年底,全市城市綠化共計投入7.34億(yi) 元,實施35條路段的綠化和補植補栽,新增城市附屬綠地麵積16.34萬(wan) 平方米,實施12個(ge) 廣場公園建設,新增城區公園綠地麵積23.68萬(wan) 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市城區綠地總麵積達到274.49萬(wan) 平方米,人均城區綠地麵積達24.57平方米;城區綠地公園麵積177.39萬(wan) 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麵積達16平方米。

  苗圃產(chan) 業(ye) 發展良好。“十三五”以來,日喀則市因地製宜,全力打造桑珠孜區楊樹、南木林縣細葉紅柳、江孜縣沙棘“三個(ge) 本土萬(wan) 畝(mu) 苗圃”,總投資6.3億(yi) 元。截至目前,已建成1.7萬(wan) 畝(mu) ,累計培育出售江孜沙棘350萬(wan) 株,鄉(xiang) 土苗木25萬(wan) 株,累計解決(jue) 3500名群眾(zhong) 就業(ye) ,帶動增收達2.3億(yi) 元,助力基層群眾(zhong) 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近就便在家門口吃上“生態飯”。

  保護區建設管理不斷提高。“十三五”期間,日喀則市共實施保護區建設項目13個(ge) ,總投資9279.9萬(wan) 元,投入濕地類項目資金4928.09萬(wan) 元。今年,組建培訓珠峰保護區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管護隊,投入395.5萬(wan) 元完成19個(ge) 管理站設備配發,保護區管護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林草資源監管依法進行。“十三五”期間,日喀則市共受理林地征占用審核手續180宗,涉及林地麵積1791.5萬(wan) 平方米,林草資源依法得到有力監管。全市現有公益林麵積1786.1萬(wan) 畝(mu) ,公益林管護人員34526人,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每年可帶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9400餘(yu) 萬(wan) 元。與(yu) 此同時,實施天然草地退牧還草工程39個(ge) ,總投資5.9億(yi) 元,實施退耕還草工程12個(ge) ,總投資4584.36萬(wan) 元,實現退牧還草7.6萬(wan) 畝(mu) ,草原生態得到有效保護。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