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九三學社青海省委主委杜德誌:讓生態綠色福利普惠民眾

胡貴龍 潘雨潔 發布時間:2020-08-21 09:06:00來源: 中新網

  “生態保護立足當下、綠色發展謀求長遠,因此成為(wei) 我們(men) 在青海長期堅持的調研方向。”日前,九三學社青海省委主委杜德誌在接受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

圖為(wei) 九三學社青海省委主委杜德誌(左一)在基層調研。受訪者供圖
圖為(wei) 九三學社青海省委主委杜德誌(左一)在基層調研。受訪者供圖

  作為(wei) 全國政協委員,回顧自己十三年的兩(liang) 會(hui) 經曆,杜德誌的關(guan) 注焦點從(cong) 未離開過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問題。

  他在今年兩(liang) 會(hui) 中提出,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公益管護崗位的設立成功將生態保護與(yu) 精準脫貧相結合,調動了當地牧民的積極性。然而,如此“一舉(ju) 兩(liang) 得”的做法目前僅(jin) 限於(yu) 園區內(nei) ,尚未在整個(ge) 三江源地區推行。

  “國家公園的麵積約占整體(ti) 三江源地區的三分之一,”杜德誌介紹,“有些地方僅(jin) 僅(jin) 一河、一山之隔,被劃分在園區範圍外的家庭就不能享受崗位帶來的增收,導致園區內(nei) 外生活水平有差異,有些牧民覺得不太合理。”

圖為(wei) 杜德誌在基層調研。受訪者供圖
圖為(wei) 杜德誌在基層調研。受訪者供圖

  而園區內(nei) 肩負保護職責的牧民們(men) 則承擔著繁重的任務。“每位管護員分管的麵積較大,還要完成禁牧管控、草原防火、滅鼠、垃圾清理等多項工作,旅遊季到來時任務更重,往往‘一人在崗領薪,全家參與(yu) 環保’,有時難免工作不到位。”他說。

  據此,杜德誌建議在整個(ge) 三江源地區普遍推廣生態公益崗位,幫助管護員任務減量提質,讓源頭民眾(zhong) 共享生態福利。

  他建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林草局等部門設立生態公益崗位專(zhuan) 項補助,“這些資金可以逐步、分階段地落實,並根據管護員工作量和難易程度製定差異工資。”他表示。

  “一戶一崗”政策讓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研究多年的杜德誌深感認同,在他看來,堅持生態保護、探索綠色發展之路應當以惠民富民為(wei) 著力點,幫助當地增收致富,提高生活水平。

  二十年前,杜德誌在青海淺腦山區調研時發現,由於(yu) 油菜畝(mu) 產(chan) 較低,農(nong) 民們(men) 辛苦勞作卻收獲甚微。

  “種不出產(chan) 量高、品質好的大菜籽油菜,是因為(wei) 它的生長期過長,在高海拔地區還沒成熟霜就來了。”仔細考察後,杜德誌得出結論。

  此後數年,經過潛心研究,他的團隊終於(yu) 成功培育出特早熟優(you) 質油菜品種,不僅(jin) 大幅提高油菜產(chan) 量,還加工出優(you) 質菜籽油,經濟效益顯著。

  如今,九三學社青海省委繼續發揮自身優(you) 勢,集結科技界專(zhuan) 家為(wei) 全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青海省互助縣提供農(nong) 業(ye) 科技服務、培育推廣優(you) 質品種,同時在醫療衛生、教育、文旅等方麵開展合作,為(wei) 該縣提供科技谘詢、技術指導與(yu) 人才培訓。

  “過去,我們(men) 在農(nong) 村調研時間較短、力量分散,提供碎片化的服務,效果不太明顯,”杜德誌說,“與(yu) 互助縣建立穩定合作後,我們(men) 能夠長期、深入地開展工作,優(you) 勢互補、強強聯合,未來希望能將成功經驗複製推廣,打造民主黨(dang) 派服務於(yu) 地方經濟發展的高效模式。”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