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綠色發展鋪就甘南最美底色

呂亞龍 發布時間:2020-09-04 09:04:00來源: 甘肅日報


一場秋雨過後,卓尼縣洮河沿岸雲(yun) 霧繚繞,愈發顯得純淨、空靈。


尕海湖畔,大豆雁領著小豆雁悠閑地穿過馬路。


古占村別具一格的庭院壁畫吸引遊客拍照留念。


卓瑪加開著垃圾轉運車挨家挨戶收運垃圾。


隨手撿拾垃圾已成為(wei) 一種生活習(xi) 慣。

  碧草如茵的桑科草原、如詩如畫的阿萬(wan) 倉(cang) 濕地、牛羊像雲(yun) 朵般飄浮的甘家牧場、“打卡式旅遊”之地尕秀村,還有繁花爭(zheng) 豔的古占村花田和奶茶飄香的博峪村農(nong) 家樂(le) ……秋日的甘南,草原更綠、天空更藍、街道更幹淨、鄉(xiang) 村更美麗(li) 。

  近年來,甘肅省甘南州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wei) 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來抓,堅決(jue)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狠抓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強力推進大氣、水、土壤等重點汙染治理,積極謀劃實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yu) 高質量發展。在不懈的努力下,這裏的生態環境得到修複,綠色植被覆蓋率達到95%以上,天藍、地綠、水淨成為(wei) 甘南的亮麗(li) 名片。

  在洮河沿岸的卓尼縣博峪村,記者見到了來自張掖市的何女士,她說:“來甘南看看美麗(li) 的大草原,看看成群的牛羊,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再喝上幾碗新鮮的酸奶,心情好極了!”

  一場秋雨過後,碌曲縣尕秀村,愈發顯得純淨、空靈,寬敞幹淨的村道上不時有遊客走過。上午9時,尕秀村村民卓瑪加開著垃圾轉運車開始挨家挨戶收運垃圾。在交談中記者得知,卓瑪加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收運垃圾,每個(ge) 月有3000多元錢的收入,言語中流露出他對目前這份工作的喜歡。據尕秀村第一書(shu) 記石向陽介紹,目前在尕秀村像卓瑪加一樣依托全域無垃圾建設和美麗(li) 鄉(xiang) 村旅遊從(cong) 業(ye) 的牧民群眾(zhong) 有300餘(yu) 人。

  夏秋交替的臨(lin) 潭縣古占村是花的海洋。在花田裏有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奶奶身穿紅馬甲,一邊撿拾垃圾,一邊勸導小遊客不能隨便踩踏花卉。據陪同采訪的鎮幹部王麒介紹,這位老奶奶每月有500多元的固定收入,基本生活不成問題,可是她不願意閑著,每天總來花田撿拾垃圾。王麒還說,在他們(men) 那裏隨手撿拾垃圾已經成為(wei) 一種習(xi) 慣。村民是這樣,遊客也是這樣。

  古占村是甘南州確定的旅遊標杆村,這裏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古占村先後實施整村推進、災後重建、危舊房改造、主街道風貌改造、遊牧民定居及生態文明小康村等一係列項目工程,整體(ti) 提升了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打下堅實基礎。

  在甘南采訪的幾天時間裏,記者深深感受到甘南確實變了,確實美了……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