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0株巨柏苗木回歸野外長勢良好
圖由西藏林升森工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2019年9月,西藏自治區啟動巨柏野外回歸種群恢複工程。在150畝(mu) 山地上一次性回歸種植13800株巨柏苗木,創造我國第一次規模最大的植物回歸種植活動。記者從(cong) 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了解到,一年時間過去,巨柏苗木長勢良好。
為(wei) 何要開展這樣一項工作呢?巨柏是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也是西藏自治區珍稀、特有野生植物代表物種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態、科學、社會(hui) 價(jia) 值。經調查,巨柏自然分布區僅(jin) 在西藏自治區雅魯藏布江流域的朗縣、米林縣及巴宜區等地。生長於(yu) 海拔3000-3400米的漫灘和有灰石露出的階地陽坡中下部。由於(yu) 分布區域狹窄,植株稀少,又因砍伐森林和毀林開荒,處於(yu) 瀕危狀態。
“巨柏野外回歸是在遷地保護的基礎上,通過人工繁殖把巨柏引入到其原來分布的自然或半自然的生境中,以建立具有足夠的遺傳(chuan) 資源來適應進化改變、可自然維持和更新的種群。回歸並不是目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種群在野外的可持續生存,保護與(yu) 之相關(guan) 的其他物種以及生態係統,讓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為(wei) 有效增加巨柏野外種群數量,2019年西藏自治區回歸的巨柏有7年生、5年生和3年生等不同苗齡,共計13800株。目前苗木長勢良好,其中,7年生苗木成活率達95%,5年生苗木成活率達93%,3年生苗木成活率達70%。
記者了解到,為(wei) 做好巨柏野外回歸種群恢複建設工程,西藏自治區按照《巨柏野外回歸種群恢複技術方案》要求,及時組織相關(guan) 人員開展實地踏勘工作,並結合當地自然資源現狀與(yu) 地形地勢和生態因子等綜合因素,製定實施方案。
但這項工作的開展並不容易。西藏林升森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索朗歐珠介紹,在開展巨柏野外回歸工作之前,科研人員從(cong) 野外采集成熟的巨柏果實,再進行人工培育。“由於(yu) 野外種群數量不多,采集果實的時間也有限製,因此這項工作在5年前就開始著手準備。”索朗歐珠說。受立地條件和降水限製,巨柏難以實現天然更新。在巨柏分布區,幼樹幼苗時有發現,但沒有幼林等優(you) 勢群落,亟待人工促進恢複和維持。
回歸野外後,為(wei) 保證成活率,還安排專(zhuan) 人管護。“有兩(liang) 名專(zhuan) 門的管護員,他們(men) 就住在山裏,主要職責是灌水、病蟲害防治、驅趕牲畜、網圍欄維護等。同時,也安排專(zhuan) 業(ye) 的技術人員每月到現場就苗木生長情況進行觀測,並將觀測數據填表存檔,為(wei) 後期工作打下基礎。”索朗歐珠說。
“巨柏野外回歸種群恢複工程自實施以來,按照實施方案,組織專(zhuan) 班落實該項目建設,秉持科學栽植與(yu) 技術管理齊頭並進原則,加強對回歸的巨柏的管理,定期對苗木生長情況進行監測。尤其在冬季,增加苗木防寒措施,增強植株的抗寒能力,確保回歸的巨柏苗木順利越冬。”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我們(men) 還計劃在9月份開展補植補栽,大概1500株。”索朗歐珠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堅持生態保護第一,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
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這是我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詳細] -
拉薩小青稞誌願團隊開展垃圾分類進社區活動
9月4日下午,拉薩市小青稞誌願團隊組織誌願者前往城關區五個社區開展垃圾分類進社區活動,誌願者們還化身“塗鴉大師”,為社區裏的井蓋“穿新衣”,讓井蓋華麗變身,美化社區環境。[詳細] -
林芝市首次集中放歸救護野生動物
近日,林芝市林業和草原局舉辦救護野生動物野化放歸活動,對林芝市野生動物救護站中具備放生條件的野生動物統一放歸大自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