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以綠色為底 共享生態盛宴

王臻 發布時間:2020-09-16 10:19:00來源: 青海日報

  一塊藏毯,架起一座與(yu) 世界文化交流的橋梁;一張名片,傳(chuan) 遞著青海特色生態產(chan) 業(ye) 走向世界的信息。

  以“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發展成果”為(wei) 主題的青海生態(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暨藏毯展在這個(ge) 初秋如期而至。

  自2004年創辦第一屆中國(青海)藏毯國際展覽會(hui) ,經過十六年的培育,展會(hui) 從(cong) 無到有、由小變大、從(cong) 普通的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展示展銷會(hui) 演變成國際專(zhuan) 業(ye) 品牌展覽會(hui) ,走過了一條不斷創新發展思路、不斷革新發展模式、不斷更新發展內(nei) 涵的發展之路,從(cong) 最初的3個(ge) 參展國增加到41個(ge) ,不僅(jin) 得到了國內(nei) 外的廣泛關(guan) 注和支持參與(yu) ,也已發展成為(wei) 我國具有較高國際知名度、影響力的國際性專(zhuan) 業(ye) 展會(hui) 。

  2019年,中國(青海)藏毯國際展覽會(hui) 成功擴容提質為(wei) 中國(青海)藏毯國際展覽會(hui) 暨國際生態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今年再次更名為(wei) 青海生態(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暨藏毯展。正如青海省商務廳廳長烏(wu) 拉孜別克·熱蘇力汗所說,我們(men) 將生態文明和藏毯展結合,是對已成功舉(ju) 辦16屆的藏毯展的延續拓展。這不僅(jin) 是名稱的變更、規模的擴容,更是定位的提質升級。

  絢麗(li) 多姿的地毯、成果多樣的生態實踐、美味豐(feng) 富的特色美食、形式不同的會(hui) 議活動,今年的青海生態(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暨藏毯展,讓國內(nei) 外嘉賓客商一起感受了一場生態盛宴。

  這是一個(ge) 生態文明建設下的新青海

  “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生態屏障”“地球第三極”……生態是青海最寶貴的資源、最明顯的優(you) 勢、最亮麗(li) 的名片。

  在青海國際會(hui) 展中心A館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展區,一台垃圾分類回收機可謂賺足了眼球。“輸入電話號碼,或者用微信掃一掃App,將物品投入對應箱體(ti) 中,等待係統稱重,投放完畢後,可以收取環保金。”工作人員介紹道,這種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大致有五大品類:紙類、紡織物、金屬、塑料、玻璃。市民把可回收物投放到對應的箱體(ti) 內(nei) ,還可以收到相應的環保金。目前已在西寧市城西區一些小區投放了50餘(yu) 台,受到市民歡迎。

  同樣是回收利用,生態農(nong) 業(ye) 展示區的農(nong) 田殘膜回收體(ti) 係,讓不少客商投來讚許的目光。減少了農(nong) 民種植上的“白色汙染”,地膜覆蓋技術的應用是我們(men) 生態保護的靚麗(li) 一角。目前,青海省已有22個(ge) 縣(市、區)開展殘膜回收,已累計回收農(nong) 田殘膜6637.5萬(wan) 公斤,回收率直線上升。

  A館以生態經濟、生態文化、生態技術、生態產(chan) 品四個(ge) 板塊為(wei) 主,為(wei) 觀眾(zhong) 呈現了青海實現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轉化的務實行動。藍白色為(wei) 主基調,波浪外形和LED電子屏組成的青海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展區內(nei) ,聲光電的運用讓大美青海的冰川雪山、草地湖泊、星辰樹林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眼前。

  從(cong) 三江之源到祁連山脈,從(cong) 靜謐的青海湖到富饒的柴達木盆地,再到河湟穀地,我們(men) 把國家公園、清潔能源、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民族團結進步、高原美麗(li) 城鎮……“五個(ge) 示範省”建設的成效搬進了展館,立足“博”的定位,全麵聚焦生態經濟、生態文化、生態產(chan) 品和國內(nei) 外精品地毯、國內(nei) 外商貿產(chan) 品等,宣傳(chuan) 展示了青海在濕地生態、植被生態、農(nong) 田生態、荒漠生態等領域的技術和成效,全方位展示了近年來青海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保護優(you) 先取得的積極成就。

  這是一個(ge) 展覽展示的新窗口

  從(cong) A館的青海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和生態產(chan) 品展示,到B館國內(nei) 外精品地毯的挑選,再到C館各色美食的品嚐和廣場展區的“大美青海”攝影展、手工地毯現場編織、新能源汽車展銷,4萬(wan) 多平方米、1200餘(yu) 個(ge) 展位的展覽展示區域讓展會(hui) 變得立體(ti) 多元,為(wei) 省內(nei) 外客商呈現了生態、文化、飲食、技藝等方方麵麵的新青海,也進一步打開了全麵了解青海、認識青海的新窗口。

  打開青海生態(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暨藏毯展官網,不僅(jin) 可以瀏覽本屆展會(hui) 的各大活動進展詳情,而且在家中也能逛展館。9月5日,網上青海生態(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暨藏毯展正式上線運行,利用最新3D建模與(yu) 720度全景漫遊技術,生態(產(chan) 業(ye) )網上博覽會(hui) 創建了全天候“虛擬展覽”環境,著力打造了永不落幕的生態博覽會(hui) ,線上展廳觀看人數累計超過15萬(wan) 人次。

  網絡的運用是展會(hui) 順應潮流和時代變遷不斷進步的方式,除了線上展會(hui) ,還通過電商直播義(yi) 賣藏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手工藝品通過工作人員的介紹被手機另一端的人們(men) 所熟知和喜愛。“這種方式不僅(jin) 讓技藝得到了傳(chuan) 承,也讓省內(nei) 外甚至世界各國見到了青海藏毯的風采。此次義(yi) 賣所得款全部用於(yu) 手工毯技能培訓以及工匠扶助計劃使用,以這樣的銷售方式助力非遺文化的傳(chuan) 承。”西寧絲(si) 毛掛毯編織技藝傳(chuan) 承人楊韶鵬說。

  新產(chan) 業(ye) 、新產(chan) 品、新成果、新業(ye) 態、新模式,通過生態博覽會(hui) 這個(ge) 新窗口,展現了高質量行進路上綠色、開放、奮進的新青海姿容。

  本屆展會(hui) 的高原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展區,將牛羊肉、青稞、蠶豆、枸杞、藜麥、冷水魚、富硒蔬菜、糧油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分類展出,種類豐(feng) 富的綠色有機產(chan) 品不僅(jin) 體(ti) 現出青海省在農(nong) 畜產(chan) 品精深加工領域的快速發展,而且讓“青字號”品牌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在吸引了不少遊客和參展商的同時,更為(wei) 企業(ye) 搭建了宣傳(chuan) 產(chan) 品的窗口。

  舉(ju) 辦生態博覽會(hui) ,為(wei) 國內(nei) 生態產(chan) 業(ye) 牽線搭橋,促進生態產(chan) 品供需對接,幫助青海省生態優(you) 勢企業(ye) 深入對接國內(nei) 、國際市場,實現資源互通、優(you) 勢互補、產(chan) 業(ye) 互聯、市場互助,進一步助推“雙循環發展”戰略。

  這是一個(ge) 共話合作的新平台

  本屆生態博覽會(hui) 邀請了31個(ge) 國家的駐華使節、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國外重要嘉賓和客商,以及國內(nei) 21個(ge) 省(區、市)共計450餘(yu) 名嘉賓參會(hui) ,累計10餘(yu) 萬(wan) 人次參觀展會(hui) ,除了本土的生態服務企業(ye) ,還有外省商家來展示他們(men) 的生態產(chan) 品和研究成果。

  “此次展出的兩(liang) 種材料完全可以生物降解,這是用特殊材料製作的全生物降解農(nong) 用地膜,這種地膜在作物收割完以後不用回收,可以完全生物降解為(wei) 二氧化碳和水。”新疆參展商張新為(wei) 說。

  把好的技術和經驗傳(chuan) 出去,把更優(you) 秀的技術引進來,借著生態博覽會(hui) 這一新平台,進一步幫助企業(ye) 提振發展信心,引導企業(ye) 深入對接國內(nei) 、國際市場,實現資源互通、優(you) 勢互補、產(chan) 業(ye) 互聯、市場互助,進一步助推“雙循環發展”戰略,讓國內(nei) 外嘉賓客商共同感受生態盛宴。

  “今年的展會(hui) 我收獲不少,一方麵我的產(chan) 品獲得不少外省客商和外國客商的喜愛,另一方麵個(ge) 別項目得到進一步的合作洽談。希望能夠通過此次展會(hui) ,把咱們(men) 青海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出去、活起來。”國家級項目銀銅器製作鎏金技藝傳(chuan) 承人李延虎說。

  河湟剪紙傳(chuan) 承人薑有存在參加展會(hui) 的幾天裏隨興(xing) 剪出了許多幅青海團花剪紙,線條繁雜,花團錦簇,充滿古樸窗花喜慶味道的剪紙受到了許多國內(nei) 外客商的喜愛:“許多外國客商不僅(jin) 是買(mai) 走了剪紙,還對咱們(men) 河湟文化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特別喜歡這種青海團花。”

  通過“指尖上的青繡”“生態餐桌”現場展演,展示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地方特色美食的獨特魅力。同時,也通過實物展示的方式,宣傳(chuan) 推介青海省犛牛、藏羊、青稞、冷水魚、枸杞、馬鈴薯、油菜、蔬菜、蠶豆、飼草等十大特色生態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展會(hui) 期間,圍繞促進生態產(chan) 業(ye) 交流合作,積極為(wei) 國內(nei) 生態產(chan) 業(ye) 牽線搭橋,促進生態產(chan) 品供需對接,共計組織省內(nei) 外460餘(yu) 家企業(ye) 3000餘(yu) 種產(chan) 品參加展示。

  生態博覽會(hui) 是藏毯展的延續和拓展,它為(wei) 國內(nei) 外生態領域搭建了互聯互動、共話合作的對接平台,為(wei) 生態企業(ye) 創造互學互鑒、合作共贏的發展商機,為(wei) 各類生態產(chan) 品提供展覽展示、交流交易的窗口,它是連接國內(nei) 外生態領域合作共贏的紐帶,是架起青海與(yu) 世界各國經濟合作、人文交流的橋梁。

  舉(ju) 辦此次博覽會(hui) ,是青海省深入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ju) 措。博覽會(hui) 展示青海立足“三個(ge) 最大”省情定位,推動實施“一優(you) 兩(liang) 高”戰略,統籌實施“五個(ge) 示範省”建設,強化“四種經濟形態”引領,培育打造“四張名片”,加快青海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探索。

  舉(ju) 辦此次博覽會(hui) ,展示了青海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精髓,促進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著力構建以產(chan) 業(ye) 生態化、生態產(chan) 業(ye) 化為(wei) 主題的生態經濟體(ti) 係。交流與(yu) 合作的空間進一步拓展,全麵展示了青海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積極搭建中外生態產(chan) 業(ye) 交流平台,有助於(yu) 持續推進青海對外開放,助力全省打造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