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 黃河情】寧夏白芨灘:在這裏,三代人的努力擋住了沙漠
新利平台訊 9月23日,參加“中國夢 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的媒體(ti) 記者繼續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采訪。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芨灘防沙林場)位於(yu) 寧夏靈武、銀川市黃河以東(dong) 毛烏(wu) 素沙地邊緣,離黃河最近距離隻有5公裏。
圖為(wei)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攝影:楊月雲(yun)
圖為(wei)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攝影:楊月雲(yun)
圖為(wei) 成片的草方格固沙 攝影:楊月雲(yun)
在治沙技術的探索上,白芨灘人有自己的智慧創新:先用草方格固沙,再以雨季撒播草籽、穴播灌木種子、營養(yang) 袋苗造林、春秋植苗造林這四項技術做為(wei) 補充。注重灌草結合、合理搭配樹種:在沙丘丘頂撒播草籽,在迎風坡、丘間低地種植耐旱灌木,比如檸條、花棒、沙拐棗等。
圖為(wei) 花棒等灌木 攝影:楊月雲(yun)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從(cong) 1953年至今,60多年的時間裏,三代白芨灘人因地製宜、因水施策,累計治沙造林63萬(wan) 畝(mu) ,控製流沙近百萬(wan) 畝(mu) 。有效遏製了毛烏(wu) 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擴,保護了黃河以及銀川河東(dong) 的生態安全。(新利平台 記者/楊月雲(yun) )
圖為(wei) 沙土中的小草 攝影:楊月雲(yun)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三江源護林員遇見罕見一幕:白唇鹿與雪豹山巔對峙
9月23日,記者從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獲悉,當地護林員在長江上遊通天河流域觀測到白唇鹿與雪豹對峙畫麵。[詳細] -
青海:互助花大力氣抓好土壤汙染防治
近年來,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以提升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土壤汙染源頭減量、過程控製和末端治理,探索建立防治長效監管機製,花大力氣抓好土壤汙染防治,全縣土壤利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詳細] -
發現白灰蝶! 西藏分布蝶類達567種
9月21日,記者聯係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子課題其他主要傳粉昆蟲科考分隊隊長達娃,他告訴記者:“我們在林芝察隅縣察瓦龍鄉采集到了一種西藏自治區區沒有記錄的蝴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