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東市空氣質量優良比例上升
今年以來,青海省海東(dong) 市全力推進汙染防治八場標誌性戰役,聚力開展兩(liang) 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全市生態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截至8月底,全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為(wei) 95.2%,比目標任務82%高出13.2個(ge) 百分點;PM2.5濃度為(wei) 35微克每立方米,較基準年下降18.6%;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wei) 100%,比年度目標高28.6個(ge) 百分點;黃河出省境斷麵官亭斷麵Ⅲ類水質達標率為(wei) 100%,湟水河出省斷麵民和橋IV類水質達標率為(wei) 100%;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以上水質比例為(wei) 100%。
海東(dong) 市進一步強化“抑塵、減煤、控車、治企”措施,不斷完善網格化管理體(ti) 係和監管機製,繼續強化工業(ye) 企業(ye) 排放達標管理,重點推進水泥、鐵合金、建材等重點行業(ye) 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工業(ye) 爐窯綜合治理,有效控製工業(ye) 企業(ye) 汙染。成立工作組重點對平安區、樂(le) 都區建築工地、道路工地、砂石廠、礦山開采場地落實“六個(ge) 百分百”情況進行專(zhuan) 項檢查,有效治理建築施工工地揚塵汙染。督促高耗能、高排放企業(ye) 開展清潔生產(chan) 工作,完成3家企業(ye) 審核評估和1家企業(ye) 審核驗收。
緊扣黃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要求,海東(dong) 啟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製工作。重點做好黃河、湟水流域生態修複和綜合治理工程,鞏固水環境治理成果。紮實開展湟水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工作,確保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持續強化土壤汙染治理和重金屬汙染防控,對18家有色金屬冶煉、采選等行業(ye) 企業(ye) 開展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現場檢查排查,重點排查互助土族自治縣尕什江鉛鋅礦、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謝坑銅金礦等4家企業(ye) 環境風險隱患,對發現的問題,督促限期整改到位。深入推進農(nong) 村環境綜合整治,2019年13個(ge) 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項目正在招投標,今年申報了17個(ge) 村汙水治理項目,申報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鄉(xiang) 鎮10個(ge) ,生態村226個(ge) 。
同時,抓好總量控製與(yu) 汙染減排,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重點企業(ye) 17家,非重點企業(ye) 32家,下達督辦通知10起,責令改正違法行為(wei) 決(jue) 定書(shu) 3起;以湟水河、大通河為(wei) 重點開展專(zhuan) 項執法檢查,對8家汙水處理廠處理運行情況進行多次檢查;檢查醫療機構醫療廢棄物管理、汙水處理站運行情況280餘(yu) 家次;全麵排查監管22家水電站生態基流、危險廢物、生活汙水、生活垃圾等情況。加強環境監管,推行重點項目全程跟蹤服務機製,全麵推行“網上辦”“不見麵審批”等線上服務和新措施,有序開展環境影響評價(jia) 與(yu) 排汙許可證核發。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深入開展環保問題“回頭看”,著力抓好礦山、砂石場、工業(ye) 企業(ye) 、建築行業(ye) 、畜禽養(yang) 殖場、林地草地、城鄉(xiang) 環境等重點領域問題整改,確保問題得到有效整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天然草原基本達到草畜平衡 草原生態功能逐步恢複
28日,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自2011年青海實施十年草原生態補獎政策以來,截至目前,累計落實補獎資金218億元,21.5萬戶近80萬人受益,人均領取補獎金2.73萬元。[詳細] -
青藏高原藏羚羊達20萬隻左右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裏管理處獲悉,可可西裏藏羚羊已陸續返回原棲息地,大規模遷徙產仔於近期結束,回遷藏羚羊數量持續增加。[詳細] -
三江源區高海拔城鎮造林綠化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青海果洛州瑪沁縣、玉樹州玉樹市、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完成3000畝示範造林,平均成活率87%,保存率達到86.6%,示範效果顯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