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母親河”湟水水質改善 引鷺鳥嬉戲
石延壽 攝
石延壽 攝
石延壽 攝
石延壽 攝
日前,在被譽為(wei) 青海人的“母親(qin) 河”湟水河流經的海東(dong) 市民和縣,攝影師拍攝到鷺鳥在湟水流域嬉戲的畫麵。鷺鳥被認為(wei) 是生態環境質量評價(jia) 的指示動物。湟水河是黃河上遊一條重要支流,青海省內(nei) 長349公裏,幹流覆蓋人口占該省總人口的一半之多,幹流覆蓋耕地麵積占該省耕地麵積的一半。但此前多年,湟水河呈劣Ⅴ類水質,通過多年綜合治理,水質改善明顯。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數據指,今年6月,湟水河整體(ti) 水質優(you) ,25個(ge) 監測斷麵中Ⅰ~Ⅲ類水質斷麵23個(ge) ,占斷麵總數的92.0%。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我國在青藏高原創新舉措 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的“生態之窗”遠程網絡視頻觀測係統最新監測顯示,2020年有5952隻藏羚羊通過青藏公路3002公裏處回遷,較2019年增加1092隻,較2018年增加1430隻。[詳細] -
三江源地區發現罕見藏棕熊
趁著這個國慶長假,生活在三江源的野生動物也想出來逛一逛。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介紹:“我們傍晚5點左右架設好設備, 6點30分左右就拍到藏棕熊了,當時非常興奮”。[詳細] -
青海東部祁連山最東端首次拍到雪豹
雪豹,位於高山生態係統食物鏈頂端,因其常在亞洲腹地的高山雪線附近活動,善於攀岩,行蹤隱秘,被譽為“雪山之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