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當雄縣多措並舉引導群眾參與生態建設
今年以來,當雄縣始終堅持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利用線上媒體(ti) 宣傳(chuan) 和線下活動,深入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環保宣傳(chuan) 活動,為(wei) 推進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及環境保護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為(wei) 引導、動員全縣上下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行動發揮了重要作用。
強化宣傳(chuan) 。充分發揮“一台一報一網”的信息優(you) 勢,利用報刊、網絡微信公眾(zhong) 平台等方式,宣傳(chuan) 報道當雄縣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在縣電視台播報9次,共計發布、報道相關(guan) 簡報信息28期(次),縣微信客戶端發表18期。以“禁白”“世界環境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為(wei) 契機,深入開展6次規模較大的生態環境宣傳(chuan) 工作,共懸掛40餘(yu) 條橫幅,發放環保宣傳(chuan) 冊(ce) 1萬(wan) 餘(yu) 份,環保袋5萬(wan) 餘(yu) 份。圍繞“世界環境日”,在8個(ge) 鄉(xiang) 鎮和縣城設立集中宣傳(chuan) 點,開展了以“美麗(li) 中國,我是行動者”為(wei) 主題的宣傳(chuan) 教育活動,讓人民群眾(zhong) 了解、知曉、參與(yu) 生態文明建設和汙染防治行動。
全民參與(yu) 。聘請122名貧困群眾(zhong) 擔任水資源管護員、山洪災害設施看管員、水土保持監督員,參與(yu) 到河道、河岸清理工作中,每人每年工資3500元;聘請165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擔任環保監督員、鄉(xiang) 村保潔員,共同參與(yu) 到環境治理工作中;投入70餘(yu) 萬(wan) 元,招聘農(nong) 村環境綜合整治管理人員16名,用於(yu) 加強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及鄉(xiang) 鎮綜合環境整治能力建設。
共建共管。引進社會(hui) 資金400萬(wan) 元,實施廢舊礦物油回收利用項目,持續開展縣域危險廢物處置工作。轄區內(nei) 產(chan) 生的危廢(含醫廢)實行月報、季報工作製度,涉及危廢及醫廢單位均委托第三方公司統一清運及處置醫療廢物,確保危廢處置率達到100%。開展了6次“禁白”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30人次,執法車輛10台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昌都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係統治理
今年以來,昌都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係統治理,使得江河湖泊更加清澈,森林和草原更加豐茂,生物多樣性明顯恢複,生態係統步入良性循環,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詳細] -
西藏安多發生4.3級地震 暫無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報告
2019年年底,色務鄉已實施高海拔生態搬遷,大部分牧民已搬至山南市貢嘎縣雅魯藏布江畔,現在還有部分工作人員和放牧人員在鄉裏。[詳細] -
西藏芒康“茶馬古道”上的特色溫泉小鎮:自然+人文迸發新力量
作為四川人,張科和夥伴們在曲孜卡發展原生態的文化旅遊事業,帶動當地更多人脫貧致富,如今,占地一百畝的雲曲莊園酒店和曲孜卡1865酒莊漸具雛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