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西藏拉薩:植樹造林,荒山披綠

拉巴桑姆 發布時間:2020-11-02 14:51:00來源: 西藏日報

  拉薩雖然已進入深秋,但是,在堆龍德慶區羊達街道通嘎社區的北側(ce) 山坡,滿山的樹木依然充滿生機,在藍天白雲(yun) 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li) 。

  然而,6年前,這裏還是一片荒山。

  2014年以前,堆龍德慶區羊達街道通嘎社區的北側(ce) 山坡是采石場,由於(yu) 常年大量開采山石,這裏成了一片荒地,而當時的堆龍德慶區東(dong) 嘎街道東(dong) 嘎社區的西嘎山也是一座荒山。

  為(wei) 徹底改變西嘎山及通嘎社區北側(ce) 山坡生態環境脆弱、植被貧乏的情況,2014年以來,堆龍德慶區東(dong) 嘎街道東(dong) 嘎社區與(yu) 羊達街道通嘎社區基層黨(dang) 組織帶領群眾(zhong) 自籌資金,爭(zheng) 取政府支持,強化群眾(zhong) 思想教育,積極綠化環境、美化家園。

  經過幾年的努力,東(dong) 嘎社區的西嘎山、通嘎社區的北側(ce) 山坡共造林1800餘(yu) 畝(mu) ,徹底改變了區域生態環境。“2014年開始,我們(men) 自發組織群眾(zhong) 植樹造林,每年3月底到4月,都會(hui) 組織當地黨(dang) 員、組長、駐村幹部上山種樹。”堆龍德慶區羊達街道通嘎社區第一書(shu) 記阿努介紹說。

  一邊聽阿努介紹,一邊往山上走,正巧遇到了正在澆灌樹木的護林員邊巴。今年56歲的邊巴在這裏已經工作3年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給樹澆水、修剪、撒藥。“通過多年來的植樹造林,社區周邊的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我在為(wei) 家鄉(xiang) 的生態文明建設作貢獻的同時,每月還能拿到3500元的固定收入。”邊巴笑著說。

  記者隨後又來到了東(dong) 嘎街道東(dong) 嘎社區西嘎山的造林區域,當看到大門右手邊展板上,西嘎山推行生態修複前後對比照片時,讓人不禁感歎這短短幾年時間裏發生的巨大變化。

  東(dong) 嘎社區第二組組長仁增告訴記者:“我們(men) 從(cong) 2014年開始推進植樹造林工作,至今總麵積達到500多畝(mu) ,植被存活率達到95%以上,下一步我們(men) 會(hui) 持續推進山體(ti) 綠化工作,並計劃向市民開放。”

  近年來,堆龍德慶區積極推進“無樹村、無樹戶”消除工作,共消除“無樹戶”1851戶,並依托生態文明村建設工作,積極開展造林綠化工作,重點實施巴熱村生態文明廣場造林項目,積極完成西嘎山綠色圍城、加入村查布溝等重點區域造林綠化工作,認真組織實施崗德林196.4畝(mu) 防沙治沙等項目……

  阿努指著眼前長勢良好的樹木滿懷信心地說:“今年,我們(men) 已造林230餘(yu) 畝(mu) ,今後我們(men) 會(hui) 繼續做好植樹造林和荒山綠化工作,繼續將生態修複工作做好,為(wei) 構建生態美麗(li) 堆龍作貢獻。”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