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河周邊的村莊愈加重視環境整治和生態保護
林周縣甘曲鎮江角村,位於(yu) 拉薩河上遊,藏語中被稱為(wei) “渾然天成之地”。
桑布是江角村一名河道管護員。每天天剛亮,桑布就要起床洗漱,開始他一天的巡河工作。桑布巡視的這條河叫澎波河,是拉薩河的一條主要支流。
35歲的桑布是土生土長的江角村人。2019年,桑布作為(wei) 扶貧對象經村鎮兩(liang) 級遴選審定,成為(wei) 一名河道管護員,負責澎波河江角村到江角村吾金組段總長3公裏河道的日常巡護工作。
一趟巡河走下來要花近兩(liang) 個(ge) 小時,每天三趟風雨無阻。河麵有沒有“汙漬”,岸邊有沒有垃圾,河道管護區內(nei) 有沒有采砂、取土等違規行為(wei) ……這些都在桑布的管護之列。
像桑布一樣的河道巡護員,在林周縣,目前有218名。林周縣水係發達,全縣境內(nei) 河道總長423.53公裏,主河道長182.5公裏。2018年,林周縣開始著手全麵推行河長製,陸續在岸邊豎起了河長製管理公示牌,明確了河長,公布了舉(ju) 報電話,同時,河流鄉(xiang) 鎮分界處,也安裝了分界碑,明確了各鄉(xiang) 鎮河長的工作管理範圍。
桑布說,剛開始巡河,河邊的生活垃圾挺多,還有村民向河道內(nei) 傾(qing) 倒垃圾。但最近幾次巡河發現,垃圾慢慢少了。“有時候一趟下來,半袋都裝不滿。”
這種改變,與(yu) 桑布平時的勸導分不開。碰上有人向河道內(nei) 傾(qing) 倒垃圾,桑布總是要一遍遍勸說。
巡河的工作雖然累,但心裏挺美。岸邊綠地上,格桑花燦爛綻放;澎波河邊,幾隻水鳥嬉戲追逐。看見家門前河邊的美景,桑布說:“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一條河變得越來越幹淨,村子越來越漂亮,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
讓生活更美好,讓村莊變更漂亮。這不僅(jin) 僅(jin) 是桑布一個(ge) 人的願望。拉薩河下遊曲水縣南木鄉(xiang) 江村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巴桑次仁就有著同樣一個(ge) 願景:在幹淨清澈的拉薩河邊,為(wei) 村民們(men) 建一座高樓,在這裏,可以俯瞰靜靜流淌的拉薩河和整個(ge) 江村新貌。
曲水縣南木鄉(xiang) 江村,在拉薩河下遊,這是一個(ge) 小而迷人的村莊。走進村子,兩(liang) 旁的柳蔭成行,田舍相間,一派祥和靜謐的自然風光,小街小巷,整潔有序。
“過去,這裏衛生條件差,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yu) 禽畜糞便多、蒼蠅多、垃圾多。 如今,在全市深化文明村鎮創建行動過程中,我們(men) 村以‘黨(dang) 建+美麗(li) 鄉(xiang) 村創建’為(wei) 主題,把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xiang) 風融入到建設中,大力開展宣傳(chuan) 教育,樹立新風正氣,破除陳規陋習(xi) ,培養(yang) 群眾(zhong) 積極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情趣。”巴桑次仁領著我們(men) 在村子裏一邊參觀一邊說,如今村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村風民風淳樸,村容村貌喜換新顏。
環境變好了,村民日子更舒心了。2016年,巴桑次仁大膽嚐試帶領村“兩(liang) 委”班子,流轉耕地329畝(mu) ,種植青飼玉米、蕎麥等作物,作為(wei) 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個(ge) 增收渠道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措施,年底便實現純收益52.64萬(wan) 元,平均每戶建檔立卡戶增收3000元。
2017年,巴桑次仁總結和分析了前一年的工作,將集體(ti) 新開發的1038畝(mu) 耕地作為(wei) 發展飼草產(chan) 業(ye) 、發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擴大集體(ti) 經濟和精準扶貧增收致富的重要基地、重要渠道來抓,帶領班子成員、建檔立卡戶在1038畝(mu) 耕地上種植青飼玉米、苜蓿草、箭舌豌豆,解決(jue) 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ye) 54人,戶均實現增收2800元,為(wei) 村集體(ti) 累積盈利40萬(wan) 元。
曲水縣作為(wei) 全國農(nong) 村改革試驗區,而江村是曲水縣農(nong) 村改革先行者,先後承擔了農(nong) 村集體(ti) 林權製度、農(nong) 村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宅基地抵押貸款等改革試點任務。特別是在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中,巴桑次仁以推進改革促發展的方式大力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探索和實踐了一條江村特有的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路子。成立了江村股份合作社和曲水縣騏靈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並從(cong) 2018年開始,每年為(wei) 參與(yu) 集體(ti) 經濟發展的群眾(zhong) 每人分紅100元,每年按50%的速度遞增,僅(jin) 2018年,合作社就盈利70餘(yu) 萬(wan) 元,村集體(ti) 資產(chan) 增長到400餘(yu) 萬(wan) 元,兌(dui) 現分紅資金14.2萬(wan) 元……
“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生活得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有盼頭、村子越來越美,就是我最大的願望。”巴桑次仁常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為西藏小康加油】築牢油品質量關 守護高原環境關
為了進一步提升油品檢驗能力,豐富檢驗方法和手段,質量計量化驗中心研發推廣了《甲醇快速檢測法》等檢驗方法。[詳細] -
西藏自治區245條(個)河湖水質達標率100%
據悉,這些舉措是拉薩市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環境的有力手段,對開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麵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
源頭活水 幸福滋味
截至10月初,配水主管網已鋪設完成3500米,入戶管網完成3800米,新建機井2眼,輸水管路鋪設800米,安裝智能水表1000塊,絮凝沉澱池、清水池和濾池主體完成,工程進度達9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