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新路摸索新經驗 強保障推進生態文明
走新路摸索新經驗 強保障推進生態文明
—國內(nei) 專(zhuan) 家學者談西藏生態文明建設與(yu) 立法保障
大美西藏是林的世界、花的海洋、江的源頭、雲(yun) 的故鄉(xiang) 、夢的天堂。西藏自治區全麵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值得高度關(guan) 注……這是國內(nei) 知名專(zhuan) 家學者對西藏生態環境的普遍印象。
“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尤其生態文明建設立法實踐走在全國前列。”這是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李飛對西藏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評價(jia) 。
把西藏生態保護置於(yu) 國家戰略高度,通過加強立法保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給參加西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立法專(zhuan) 家谘詢論證會(hui) 的領導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留下了深刻印象,西藏生態文明建設與(yu) 立法保障的生動實踐,亦獲得大家頗多讚賞。
西藏實踐探索了難能可貴的經驗
“首先應該肯定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hui) 在生態立法方麵做了大量工作,不僅(jin) 為(wei) 西藏也為(wei) 我們(men) 國家打造生態文明高地探索了經驗,產(chan) 生積極深遠的影響。”李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開門見山地說。
在他看來,西藏的生態文明建設立法保障做得好,率先把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應用到立法中,全麵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關(guan) 於(yu) 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加快建設美麗(li) 西藏的決(jue) 定。
西藏自治區結合實際製定富有地方特色的法規,組織起草《西藏自治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條例》(征求意見稿)具有重要意義(yi) 。他認為(wei) ,該條例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ti) 體(ti) 現,是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精神,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重要舉(ju) 措,為(wei) 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世界生態安全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李飛希望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hui) 立法工作專(zhuan) 班進一步深刻領會(hui) 、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li) 西藏”等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立法質量,實現立法精細化,為(wei) 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美麗(li) 西藏保駕護航。
“《西藏自治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條例》(征求意見稿)條例草案政治站位高,將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列入條文,展現了西藏生態環境的重要地位。立法係統集成、整體(ti) 推進,綜合運用了國家大氣、水、汙染防治、土壤、森林、草原、湖泊、野生動物保護等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對西藏乃至全國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立法起到示範引領作用。”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副主任許安標在西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立法專(zhuan) 家谘詢論證會(hui) 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結合民族地區特點加強生態文明立法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中華水塔”“地球第三極”。作為(wei) 青藏高原的主體(ti) ,西藏境內(nei) 江河縱橫、湖泊密布,被譽為(wei) “亞(ya) 洲水塔”,是我國以及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地區的“江河源”,亞(ya) 洲乃至北半球氣候變化的“感應器”,珍稀野生動物的天然棲息地和高原物種基因庫,對全球氣候具有重要影響,需要加強立法保障推進美麗(li) 西藏建設。
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程立峰認為(wei) ,《西藏自治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條例》(征求意見稿),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重要指示要求,堅持用嚴(yan) 格的製度,將生態文明製度法治化,賦予了製度實施的強製力,同時對青藏科考、應對氣候變化、冰川保護、推進珠峰-羌塘為(wei) 核心的國家公園建設作出規定,體(ti) 現了立法的西藏特色。
中科院院士孫鴻烈認為(wei) ,西藏各族人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西藏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生態環境是一個(ge) 不可分割的係統,各生態環境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環境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來謀劃,把握生態環境的特性,順應自然屬性、尊重自然規律,結合西藏實際,將科學精神融入立法過程。
中科院院士鄭度也認為(wei) ,西藏要在已有的生態立法的基礎上再推進,要結合民族地區實際,注重區域差異,做好規劃調研,秉承科學精神,尊重自然規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高地,體(ti) 現地方特色,走出一條新路。
踐行總書(shu) 記指示創造更多經驗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明確地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特別強調要“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製,構建生態文明體(ti) 係,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全國人大民委副主任委員肖懷遠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一係列重要指示,是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藏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立法對於(yu) 圓滿完成新時期黨(dang) 中央賦予西藏重大戰略任務具有重要意義(yi) ,希望立法工作小組和工作專(zhuan) 班對照國家相關(guan) 標準,注重總結經驗,深入貫徹總書(shu) 記‘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li) 西藏’重要指示精神,製定出高質量、高標準的地方性法規,推動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當前,全區上下正在認真學習(xi) 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和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li) 西藏”等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wei) 西藏工作的四件大事之一,積極作為(wei) 、努力行動。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也對西藏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寄予了厚望,“希望西藏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立法上實現突破,率先取得經驗,為(wei) 其他地區提供借鑒和示範。”多名參加谘詢論證的專(zhuan) 家學者均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三江源腹地久治生態畜牧業發展帶動牧民增收
據介紹,近年來,久治縣通過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犛牛產業振興發展等政策實施,且生態畜牧業發展共投入8000餘萬元,共組建股份製生態畜牧業合作社11家,使當地生態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漸入佳境。[詳細] -
雪域祁連山巔“撒椒鹽” 水墨丹青看“醉”空中旅人
11月9日,記者從萬米高空俯瞰祁連山,雪域之巔造型各異,氣勢恢宏的雪山棱角分明,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山巔似撒了一把把“椒鹽”。[詳細] -
青海省開展長江流域禁捕“百日攻堅”行動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根據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長江流域青海段禁捕“百日攻堅”行動方案》和《青海湖封湖育魚聯合執法“百日攻堅”行動方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