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西藏墨竹工卡:有“顏值”更有品質

發布時間:2020-11-12 08:52:00來源: 西藏日報

  在墨竹工卡縣甲瑪鄉(xiang) 孜孜榮村第二扶貧搬遷安置點,前幾年,灰塵、白色垃圾等滿街飛舞,令人躲閃不及。不過,近幾年,來到墨竹工卡的人發現,改變正悄然發生。

  孜孜榮村作為(wei) 西藏自治區人居環境改善的一個(ge) 縮影,並不是個(ge) 例。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治邊穩藏重要論述以及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高度重視、高位推進,因地製宜、突出特色,分類指導、發動群眾(zhong) ,紮實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

  高起點:統籌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浙江省15年間久久為(wei) 功,紮實推進“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造就了萬(wan) 千美麗(li) 鄉(xiang) 村,取得了顯著成效。

  浙江的做法和實踐是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行之有效的、得到實踐檢驗的成功經驗,對於(yu) 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具有普遍意義(yi) 。

  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深入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重要批示精神和浙江“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經驗,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wei) 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任務。今年上半年出台了《關(guan) 於(yu) 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加快建設美麗(li) 西藏的決(jue) 定》,製定了《關(guan) 於(yu) 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加快建設美麗(li) 西藏的實施意見》,實行最嚴(yan) 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將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發展綠色高原生物產(chan) 業(ye) 貫穿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階段各環節全過程。

  2020年,自治區主要領導在區黨(dang) 委經濟工作會(hui) 議、全區脫貧攻堅工作會(hui) 議、區黨(dang) 委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對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了強調和安排部署,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被列入十項惠民措施。

  據統計,西藏自治區共計落實資金9.98億(yi) 餘(yu) 元,重點實施環境綜合整治、衛生廁所改造、垃圾汙水處理等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各市地積極爭(zheng) 取援藏資金4.57億(yi) 餘(yu) 元,用於(yu) 支持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

  多舉(ju) 措:推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改造落到實處

  西藏集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為(wei) 一體(t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對滯後,自治區以縣(區)為(wei) 單位多舉(ju) 措分類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

  在統籌規劃上,各地整合各類資金把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與(yu) 邊境小康村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高海拔生態搬遷等有機結合,對村內(nei) 道路、給排水管網、生活垃圾汙水治理等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營,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在推進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中,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昌都等市糧食主產(chan) 縣(區)群眾(zhong) 每年春季開展糞汙清掏,將人畜糞汙混合堆肥還田,實現糞汙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在村容村貌提升上,各地采取牲畜離院、牲畜出村和清理流浪狗等方式,積極實施人畜分離工程,改變了牲畜糞便隨處可見的現象,降低了人畜共患病風險。建立健全村莊保潔機製,統籌生態崗位,合理設立環境衛生治理崗位,3472個(ge) 村莊擁有保潔員27474名,專(zhuan) 職開展環境衛生治理,促進鄉(xiang) 風文明與(yu)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度融合。

  今年以來,西藏自治區重點圍繞“四清兩(liang) 改”任務,廣泛開展“一把掃帚掃出幹淨天地、一塊香皂洗掉病菌泥汙”村莊清潔行動,150多個(ge) 村莊開展了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

  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組織各市地開展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技術試點工作,通過積極探索和大膽實踐,總結出了低海拔三格式化糞池處理水衝(chong) 式衛生廁所、中低海拔城郊排汙管網集中處理水衝(chong) 式衛生廁所、農(nong) 區改良閣樓藏式生態衛生旱廁、牧區和半農(nong) 半牧區雙坑交替式衛生旱廁四種較為(wei) 成熟的改廁模式。

  “考慮到群眾(zhong) 接受程度,各地通過城鎮帶農(nong) 村、村幹部帶群眾(zhong) 、先進帶後進、小手拉大手等方式逐步推廣戶用衛生廁所改造。”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抓落實: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積極進展

  “現在,村裏垃圾有專(zhuan) 門的收集地,村裏幹淨整潔了,村民也更加愛惜村裏的衛生了。” 山南市瓊結縣東(dong) 嘎社區居民查思說。

  為(wei) 了將工作落到實處,自治區將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與(yu) 幹部駐村工作、群團組織、行業(ye) 管理、宣傳(chuan) 引導、群眾(zhong) 主體(ti) 、生態崗位相結合,狠抓落實,積累具有西藏特點的經驗做法。約40%的村莊基本實現人畜分離,農(nong) 牧民良好衛生生活習(xi) 慣逐步養(yang) 成。

  各地按照“春節·藏曆新年”和春季村莊清潔行動等要求,建立村莊清潔常態化機製,截至今年10月底,共清理農(nong) 村生活垃圾4.66萬(wan) 噸、農(nong) 村白色垃圾1.14萬(wan) 噸、村內(nei) 水塘9997口、村內(nei) 溝渠2.89萬(wan) 公裏、河道湖泊2.43萬(wan) 公裏、村內(nei) 淤泥1.07萬(wan) 噸、村內(nei) 殘垣斷壁3528.81處、村內(nei) 廢舊機器1600輛、秸稈亂(luan) 堆亂(luan) 放1.29萬(wan) 處、村莊農(nong) 膜回收234.92噸、畜禽糞汙廢棄物1.89萬(wan) 噸。

  發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97.97萬(wan) 人次;開展入戶宣傳(chuan) 4.19萬(wan) 場次、115.06萬(wan) 人次;發放宣傳(chuan) 資料34.11萬(wan) 份;張貼宣傳(chuan) 標語3.56萬(wan) 條;報刊電視宣傳(chuan) 816條;抖音小視頻宣傳(chuan) 3662條等。同時,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部門積極創新方式,倡導農(nong) 牧區群眾(zhong) 養(yang) 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為(wei) 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工作,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會(hui) 同自治區相關(guan) 部門共同研究製定印發《西藏自治區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考核評估管理辦法(試行)》《2020年全區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方案》等多項製度,加強考核體(ti) 係建設,倒逼工作落實。

  此外,西藏自治區建立健全農(nong) 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ti) 係,完善鄉(xiang) 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逐步輻射具備條件的村莊,探索垃圾減量化工藝。基本實現人畜分離的村莊2485個(ge) ,公共場所建有公共廁所的村莊3351個(ge) ,農(nong) 村生活汙水亂(luan) 排亂(luan) 放得到管控的村莊1572個(ge) ,建有秸稈綜合利用設施的村莊706個(ge) ,開展農(nong) 膜回收利用的村莊344個(ge) ,促使農(nong) 牧區環境淨起來、美起來。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