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湖流域沙化土地綜合治理技術集成示範

發布時間:2020-12-08 10:46:00來源: 中新網

青海湖流域沙化土地綜合治理技術集成示範
圖為(wei) 項目現場。 張登山 攝

  7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科技廳獲悉,日前,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zhuan) 家對青海大學農(nong) 林科學院承擔的“青海湖流域沙化土地綜合治理技術集成示範”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價(jia)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該項目試驗出“生態+經濟”治沙的新模式、新技術,為(wei) 防沙治沙工程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科技支撐,應加強推廣應用。

  青海生態保護和建設是青海的立省之本,而防沙治沙是青海生態保護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項目建立了“生物沙障+喬(qiao) 木+灌木+草本+中草藥植物”綜合防沙治沙試驗示範區,采用種植燕麥、小麥和青稞沙障技術,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固沙效益好的特點。

圖為(wei) 工作人員在調查沙障技術成果。 張登山 攝
圖為(wei) 工作人員在調查沙障技術成果。 張登山 攝

  此次項目篩選出喬(qiao) 灌草藥適宜青海湖高寒沙區的固沙植物,采用喬(qiao) 木高杆深栽、灌木實生苗造林、草本搶墒直播等植被建植技術,成活率達到85%以上,保存率達80%。

  同時研發了麥草方格沙障+烏(wu) 柳造林、麥草方格沙障+金露梅(銀露梅)+中間錦雞兒(er) 造林、麥草方格沙障+青海雲(yun) 杉+沙地柏造林、種植燕麥沙障+花棒+沙地柏造林、種植青稞沙障+菊芋固沙等6種喬(qiao) 灌草優(you) 化混交的工程和植物綜合治沙造林模式。編製了高寒沙化土地治理的沙障設置技術規程和固沙造林技術規程。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