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中遊風沙得到有效遏製
記者從(cong) 日前舉(ju) 行的山南市脫貧攻堅成果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五年來,山南市完成植樹造林4.5萬(wan) 畝(mu) 、防沙治沙麵積40萬(wan) 畝(mu) ,雅魯藏布江中遊“沙進人退”現象得到有效遏製。
雅魯藏布江奔騰不息,流至山南境內(nei) 後,河穀變寬,水流變緩。冬春季節,河道沙灘裸露,大風刮起,黃沙漫天,經年累月形成了連片沙丘。自上世紀80年代起,飽受風沙侵害的雅魯藏布江山南段開始建設雅江防護林,打造了貢嘎縣至桑日縣長160公裏、寬1800米的雅魯藏布江綠色生態走廊。
為(wei) 進一步提升生態建設效果,“十三五”期間,山南市引進藏草、億(yi) 利、江平生物等一批綠色企業(ye) ,累計投資近18億(yi) 元,大力發展生態產(chan) 業(ye) ,實施生態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30個(ge) ,建設萬(wan) 畝(mu) 苗圃基地、千畝(mu) 矮化蘋果基地、千畝(mu) 葡萄種植基地等一批生態產(chan) 業(ye) 項目,初步形成了江北萬(wan) 畝(mu) 林果經濟帶,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
“我們(men) 堅持走市場化路子,市場主體(ti) 以產(chan) 業(ye) 化方式推動大規模種樹種草,發揮了防風固沙、綠化環境的作用,持續改善了雅魯藏布江北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昔日風沙肆虐的荒灘沙地變成了生態宜居的幸福家園。”山南市副市長張福臣在發布會(hui) 上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山南市推進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
日前,記者從山南市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上了解到,山南市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問題導向,在建立建強長效機製上下功夫,推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見成效。[詳細] -
西藏山南市為農村人居環境“擦灰”
近年來,山南市委、市政府及各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詳細] -
山南市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行動 守住雅礱碧水藍天
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行動中,桑日縣開展“禁白”宣傳10餘次,發放宣傳資料2400餘份、環保購物袋2100餘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