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大通森林警察救助兩隻野生動物

發布時間:2020-12-18 09:20:00來源: 中新網

青海大通森林警察救助兩(liang) 隻野生動物

  圖為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將救助的麅鹿放生。青海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供圖

  記者17日從(cong) 青海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獲悉,近日,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接連救助了兩(liang) 隻野生動物,一隻係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雕鴞,另一隻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麅鹿。

  12月10日,大通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接到線索稱,黃家寨鎮某村有隻受傷(shang) 的貓頭鷹急需救助。接警後,森林警察大隊民警同黃家寨派出所民警立即前往現場進行救助。經檢查,該動物係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雕鴞,體(ti) 型較大,身體(ti) 右側(ce) 翅膀受傷(shang) 嚴(yan) 重,精神狀態較差,暫無飛行能力,極有可能在較短時間內(nei) 失去生命。為(wei) 了更好地進行救助,民警立即將這隻受傷(shang) 的雕鴞送往青海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進行救護。

圖為(wei)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救助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雕鴞。 青海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供圖 攝

  圖為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救助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雕鴞。 青海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供圖

  12月15日,大通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接到橋頭鎮村民報警電話稱,自家院內(nei) 跑來一隻麅鹿,請求救護。據悉,麅鹿已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jia) 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

  接警後,民警立即趕赴橋頭鎮報警村民家中,將這隻看似受到驚嚇的麅鹿圍攏在院內(nei) 牆角捕獲,經仔細檢查麅鹿身體(ti) ,未發現有任何外傷(shang) ,屬一隻幼麅,民警立即聯係橋頭鎮林業(ye) 工作人員,在工作人員協助下,將這隻麅鹿運往娘娘山林區放生。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工作人員表示,近年來,隨著青海省生態資源保護力度持續加強,民眾(zhong) 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意識進一步增強,形成了人人積極參與(yu) 野生動物保護的良好社會(hui) 氛圍,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野生動物數量逐漸加大。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