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湖裸鯉“育幼師”:守護高原聖湖“精靈”安全越冬

發布時間:2021-01-04 14:41:00來源: 中新社


圖為(wei) 即將放流的裸鯉魚苗。中新社記者 李雋 攝

  “入冬以後,高原氣溫較低,雖然青海湖裸鯉是冷水魚,但是它們(men) 耐氧度低,冬季高原含氧度逐漸降低,幫助它們(men) 越冬極為(wei) 重要,這裏就像是裸鯉的幼兒(er) 園,在這裏它們(men) 從(cong) 針尖大小的魚苗長大到一齡魚苗,最後再送它們(men) 回到青海湖裏。”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原種場負責人田文根說。


資料圖為(wei) 2020年12月28日拍攝的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循環水恒溫育苗車間。 中新社記者 李江寧 攝

  裸鯉生活在中國內(nei) 陸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中,作為(wei) 青海湖中唯一大型野生經濟魚類,裸鯉占據著“水—魚—鳥—草地”生態係統的核心地位。2004年被中國環境與(yu) 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hui) 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wei) 瀕危物種。

  被大家親(qin) 切稱為(wei) 裸鯉“幼兒(er) 園”的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位於(yu) 青海西寧,這裏有18個(ge) 室外漁場,總麵積15000平方米,共有2000萬(wan) 尾青海湖裸鯉魚苗在此越冬。田文根是這所“幼兒(er) 園”裏的一名“育幼師”,工作十年來,田文根一直陪伴照顧著一批一批“入學”裸鯉魚苗寶寶。


圖為(wei) 青海湖裸鯉魚卵。中新社記者 李雋 攝

  “今年入冬後下了好幾場雪,每天早晨起來一看有降雪,第一反應就是趕緊過來掃雪。”田文根說道。由於(yu) 室外漁場沒有增氧設備,產(chan) 生氧氣的唯一途徑是水中浮遊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如果降雪附著在冰層上,陽光無法透進冰層下,就容易造成缺氧。在冬季,及時掃雪是“育幼師們(men) ”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據中新社記者了解,為(wei) 了疏散室外漁場的放養(yang) 密度,還有一部分魚苗被轉移到循環水恒溫育苗車間。“恒溫循環水車間是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引進國內(nei) 外先進的恒溫循環水養(yang) 殖係統,中心技術人員在恒溫循環水養(yang) 殖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使青海湖裸鯉生長規格逐年提高,全長由最初的7.5厘米至10厘米,增長至如今的15厘米左右,體(ti) 重由10克增長到16克左右,體(ti) 質有所改善。”恒溫循環水魚苗車間工作人員朱乾祥介紹說。

  資料圖為(wei) 2020年12月28日,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在室外漁場破冰觀察裸鯉活動情況。 中新社記者 李江寧 攝

  “我們(men) 也是在這十年間不斷地認識裸鯉的習(xi) 性和繁殖特點,以前是粗放型培育,以肉眼觀察為(wei) 主,用肥水養(yang) 殖,現在培育越來越精細化,投喂的餌料根據魚的口裂分為(wei) 多種,現在的孵化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田文根說。

  每年送往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的魚苗都有相對應的檔案,一年後,放流的一齡魚會(hui) 重新回到來時的河流。“出生在哪條河流的湟魚,成年後會(hui) 回到哪裏,因此,青海湖裸鯉還形成了自己的品群,如布哈河裸鯉品群、沙柳河裸鯉品群、泉吉河裸鯉品群、黑馬河裸鯉品群等。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要建立魚檔案,就是要保護種群數量。”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主任史建全說。

  從(cong) 2002年大規模增殖放流至今,來自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的1.56億(yi) 尾青海湖裸鯉原種種苗,對青海湖裸鯉資源恢複貢獻率達23%。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