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南麓樂都片區礦山生態恢複治理成效初顯
自2020年8月底以來,樂(le) 都區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兩(liang) 月見型打基礎、當年建製強保障、兩(liang) 年見綠出形象、三年見效成公園”目標任務,紮實推進祁連山南麓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目前礦山生態恢複治理成效初顯,基本實現見綠見景。
樂(le) 都區重點聚焦祁連山南麓樂(le) 都片區生態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部署,對片區內(nei) 礦山砂石企業(ye) 逐一製定生態恢複治理方案,嚴(yan) 格落實“一礦一案、一企一策”措施,全麵開展閉坑治理、覆土複綠、礦權處置等;對證照不齊全、礦點設置不合理、開采不規範、生態治理不達標礦山企業(ye) 依法關(guan) 停;對下遊有產(chan) 業(ye) 鏈礦山企業(ye) 待整治達標後依法依規實施綠色開采定向供應。目前,祁連山南麓樂(le) 都片區範圍內(nei) ,栽植各類苗木20萬(wan) 株,累計治理恢複67公頃,已完成70%以上整治任務。
同時,樂(le) 都區還把祁連山南麓樂(le) 都片區生態環境整治與(yu) 兩(liang) 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結合,對祁連山南麓片區外礦山企業(ye) 按照“一照五化”要求進行大排查大整治,進一步壓實礦山企業(ye) 生態環境治理主體(ti) 責任,依法督促企業(ye) 全麵啟動填坑綠化。特別是樂(le) 都區水磨溝礦山生態公園試點工作成效顯著,補植補種各類苗木45萬(wan) 株,恢複麵積達2000餘(yu) 畝(mu) ,實現礦區向生態保護區轉變。目前,已累計治理恢複234公頃,栽植各類苗木約52萬(wan) 株。此外,樂(le) 都還爭(zheng) 取黃河流域曆史遺留礦山生態恢複項目資金,啟動實施11個(ge) 廢棄礦山生態恢複治理。
自2020年8月底至今,樂(le) 都區重點完善“總體(ti) 規劃上堅守紅線、礦權設置上聯審聯批、日常監督上統籌聯動、執法司法上無縫銜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機製,不斷消除礦山企業(ye) 開采前、運營中和退出後監管盲區漏洞。同時成立工作專(zhuan) 班,依法依規啟動磋商,穩妥有序推進企業(ye) 礦業(ye) 權清退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執法司法部門協調聯動、定損追償(chang) 責任分工,對存在違法開采行為(wei) 、生態環境破壞嚴(yan) 重、拒不承擔修複義(yi) 務的整治對象提起公益訴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七彩冰瀑壯觀綺麗
2021年1月23日,祁連山國家公園崗什卡雪峰山腳下的七彩冰瀑,由於溪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散發出五彩繽紛的綺麗風光,蔚為壯觀。[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黑頸鶴種群遷徙研究取得豐富成果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的黑頸鶴種群與我國其它地區黑頸鶴種群的遷徙策略存在較大差異,主要表現為遷徙曆時較長,遷徙路線呈“剪刀型”。[詳細] -
樂都修複礦山生態見成效
去年以來,海東市樂都區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戰略,以最堅定的決心、最務實的作風和最有力的舉措紮實推進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生態試點穩步推進
由祁連山國家公園攝影師鮑永清、李善元拍攝的作品《生死對決》、《當媽媽說跑步前進》分別獲得2019年、2020年度BBC英國國際野生動物攝影大賽總冠軍和單項冠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