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美麗卡如村 看“留得住”的鄉愁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近年來,拉薩市各縣(區)大力挖掘特色資源,對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美化村容村貌,改善居住環境,發展各類特色文旅、特色農(nong) 業(ye) 項目……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逐漸彰顯成色,青山綠水間,一幅幅畫卷徐徐展開。
一排排紅頂白牆的藏式風格房屋、四通八達的平坦石板路、種類繁多的村民文化館……走在尼木縣卡如村的村道上,好似走進一幅美麗(li) 的鄉(xiang) 村畫卷。
沿著村路,記者來到了村民紮桑的家,剛上台階,紮桑就迎了出來,熱情地端來酥油茶。當記者說起這些年村裏的變化時,紮桑豎起了大拇指,她說:“變化可太大了!村路、下水管都是新修的,環境越來越好;百姓的就業(ye) 、就醫,孩子上學都有保障。就拿我家來說,讀大學的大女兒(er) ,我們(men) 隻需要負擔生活費就可以了;讀高中的小女兒(er) ,國家連生活費都包了。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國家更加富強,兩(liang) 個(ge) 孩子找到喜歡的工作。”
紮桑的家窗明幾淨,門口的幾盆綠植長得旺盛,客廳裏擺著液晶電視、冰箱,茶幾上整齊地擺放著零食和水果。當記者稱讚紮桑家整潔、溫馨時,紮桑卻說:“村裏的人家都差不多,我家隻是鄉(xiang) 村生活的一個(ge) 縮影。這幾年,在好政策的扶持下,卡如村統一規劃房屋、整治村莊環境,村莊煥發了新容顏,村民們(men) 精神生活得到充實,不僅(jin) ‘富了口袋’也‘富了腦袋’,婦女們(men) 追求積極向上、文明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勁頭也更足了。”
不僅(jin) 紮桑,年過八旬的老阿媽德慶白珍經營著“老阿媽青稞酒坊”,靠著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帶來的紅利走上了致富路。據了解,隨著卡如村的“核鄉(xiang) 尋憶”項目啟動以來,當了酒坊釀酒師的老阿媽,每個(ge) 月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我今年84歲了,生活過得很好,希望能有更多人喜歡我釀的青稞酒。”德慶白珍高興(xing) 地說,“村裏每個(ge) 月都給我安排體(ti) 檢,還給身有殘疾的女兒(er) 安排在旅遊公司工作,日子越來越舒心。”
從(cong) 美麗(li) 生態到美麗(li) 經濟再到美麗(li) 生活,如今的卡如村,拿得出手的不僅(jin) 有千年核桃村景區這一精準扶貧可持續發展項目,還大力發展溝域經濟,將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與(yu) 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進行融合發展,建設了百畝(mu) 桃園、溫泉驛站等文旅產(chan) 業(ye) ,美麗(li) 鄉(xiang) 村的內(nei) 涵得到不斷豐(feng) 富,帶來勃勃生機。
集藏地美食、休閑娛樂(le) 、體(ti) 驗民俗於(yu) 一體(ti) 的溫泉驛站,現在已經成為(wei) 市民、遊客節假日的遊玩好去處,在溫泉酒店上班的卡如村三組村民嘎珍,經常接待區內(nei) 外的遊客,她覺得她的世界開闊了、眼界更廣了。
“經過培訓後,我在這裏從(cong) 事客房整理工作。幹的活很輕鬆,從(cong) 家到公司走路隻需十分鍾,早上送完孩子上幼兒(er) 園正好來上班,每個(ge) 月有2900元的工資,過年還能拿到分紅。”嘎珍的言語間透露出對這份工作的滿意。
在生態保護、傳(chuan) 承文脈上做“加法”,推進房屋改造、提高村民綜合素質、打造傳(chuan) 統特色村落、發展新產(chan) 業(ye)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卡如村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名副其實。在卡如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普瓊看來,家鄉(xiang) 依據自然稟賦和建設實際,打造既有“顏值”又有“氣質”的美麗(li) 鄉(xiang) 村,一定能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風采。“自卡如村被評為(wei) 中國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後,村民的積極性更高。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才剛剛開始,我們(men) 會(hui) 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推動農(nong) 業(ye) 全麵升級、農(nong) 村全麵進步、農(nong) 民全麵發展。”普瓊說。
在拉薩,有很多像卡如村一樣的村落,收獲了村子越來越美、遊客越來越多的生態紅利,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留住了鄉(xiang) 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為底繪就美麗西藏
“十三五”以來,西藏自治區深入實施重點區域生態公益林、防沙治沙等工程,5個市(地)、3個縣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1079個“無樹村”和10.5萬“無樹戶”全麵消除。[詳細] -
綠色發展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多年來,百餘名巡山隊員先後來到可可西裏,守護著這裏的萬物生靈。如今藏羚羊數量已從1997年的不足2萬隻,恢複到7萬多隻。[詳細] -
西藏拉薩:春意盎然宗角祿康
清晨喚醒拉薩的,必然是宗角祿康公園的鳥兒和晨練的人們,拉薩的春意,也從這裏開始複蘇。[詳細] -
藏東南明珠——林芝
近年來,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在援藏省市的大力援助下,林芝市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迅速成長為鑲嵌在藏東南的一座生機勃勃的旅遊城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