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拉薩德慶鎮門堆村:搬離高海拔 迎來好生活

發布時間:2021-03-02 11:45:00來源: 拉薩日報

  近年來,拉薩堆龍德慶區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讓生活在艱苦地區的群眾(zhong) “挪窮窩與(yu) 換窮業(ye) 並舉(ju) 、安居與(yu) 樂(le) 業(ye) 並重”,共享更好的生活條件和公共服務。

  門堆村位於(yu) 德慶鎮東(dong) 南部,距鎮政府28公裏,共轄4個(ge) 村民小組,平均海拔4500多米,屬純牧業(ye) 村。海拔高、氣候惡劣、居住環境差、長期放牧造成草場退化嚴(yan) 重、牧民生活貧困,這是門堆村麵臨(lin) 的挑戰。

  2017年以來,門堆村黨(dang) 總支積極響應上級有關(guan) 海拔4500米以上地區生態搬遷任務,深入群眾(zhong) 做好宣傳(chuan) 和思想工作,分兩(liang) 批於(yu) 2019年9月、2020年12月完成139戶571人的高海拔生態整村搬遷,遷入位於(yu) 德慶鎮的農(nong) 牧民小康安居小區。

  作為(wei) 拉薩市唯一高海拔生態整村搬遷安置點,農(nong) 牧民小康安居小區就在109國道旁,占地約200畝(mu) ,一幢幢嶄新的藏式小樓整齊排列,屋頂五星紅旗飄揚,寬敞整潔的水泥路直通門口,太陽能路燈、太陽能熱水器、基層宣傳(chuan) 文化展板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

  走進搬遷戶洛桑次成家中,150平方米的兩(liang) 層小樓寬敞明亮,家具家電一應俱全。對於(yu) 曾是無房戶、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裏靠著租房、打零工為(wei) 生的洛桑次成一家來說,自2019年9月搬遷到這裏以後,有了溫馨的家也有了更多的幸福感。洛桑次成致富的動力更足了,他不僅(jin) 擔任了聯戶代表,還從(cong) 事運輸,並在鎮上經營了一家商店,每年有近7萬(wan) 元的純收入和各類補貼,生活越過越好。“如果沒有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就一定不會(hui) 有我現在居住的這麽(me) 好的房子,所以我們(men) 搬遷群眾(zhong) 打心底感謝黨(dang) 和國家的恩情。”洛桑次成告訴記者。

  45歲的紮西羅布一家是易地搬遷至經開區的,他家原來所在的門堆村三組冬季風沙極大,附近隻有他一戶居住,土石結構的房屋殘破不堪。雖然環境惡劣,但由於(yu) 不舍故土、記掛家中牲畜等原因,紮西羅布一直不肯搬遷。門堆村黨(dang) 總支第一書(shu) 記索朗次仁帶著村幹部沒少做他的工作,挨家挨戶地為(wei) 其他跟紮西羅布一樣想法的村民算長遠賬,幫助村民實現了走出大山的夢想。目前,門堆村正計劃建立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對搬遷牧民的牲畜進行集中管理,紮西羅布等村民沒有了後顧之憂,對搬遷後的生活充滿信心。

  跟著紮西羅布,我們(men) 來到了他位於(yu) 德吉康薩小區的“新家”,交通便捷、居住環境優(you) 美、家具家電一應俱全、生活便利……這些都是搬遷群眾(zhong) 幸福生活的一部分。紮西羅布高興(xing) 地告訴記者:“搬過來後,找工作更容易了,我永遠不會(hui) 忘記黨(dang) 的恩情。”

  搬遷後,改變的不僅(jin) 僅(jin) 是生活條件,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搬遷群眾(zhong) 過上了居住有新房、就業(ye) 有崗位、收入有渠道、服務有保障的好日子,有了更多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大家致富增收的信心和勁頭也更足。索朗次仁說:“下一步,村委會(hui) 計劃統一管理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資料,尤其是開展配套牧業(ye) 改革試點工作,成立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每年給牧民們(men) 分紅。此外,村委會(hui) 還計劃在搬遷安置點配套設置足球場、電影放映室,進一步對接搬遷群眾(zhong) 就業(ye) 崗位,真正讓搬遷群眾(zhong) 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