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護林員達瓦堅參父子:接力守護“綠色長城”

發布時間:2021-03-10 09:11:00來源: 西藏日報

  沿著雅魯藏布江一路前行,隻見蜿蜒的雅江防護林,如一條綠色的絲(si) 帶,鋪展在雅魯藏布江沿岸。這片土地曾被喻為(wei) “造林禁區”,可在幾十年裏,山南人讓這片幾乎寸草不生的荒漠變成了一道綿延160公裏、平均寬1.8公裏的“綠色長城”。

  天蒙蒙亮,家住乃東(dong) 區澤當鎮甲村71歲的達瓦堅參就走出了家門,步行來到雅江防護林,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灌溉樹木、修剪樹枝、巡查樹林……

  “1967年,我第一次從(cong) 拉薩到山南,看到雅江兩(liang) 岸的沙灘上幾乎一棵樹都沒有,放眼望去,是看不到盡頭的漫漫黃沙。”山南林業(ye) 局原局長李純祿回憶。

  上世紀80年代,雅江生態防護林建設工程正式開始,作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達瓦堅參加入了護林員隊伍,成為(wei) 雅江防護林的第一批護林員。

  “樹苗剛栽下去的時候,很小很脆弱,需要人來管護,當時我就報了名,沒想到一幹就是30多年。”達瓦堅參說,“造林護林是功在千秋的事,對子孫後代都有好處,不能隻盯著錢看。”原來,護林員工資並不高,達瓦堅參家中有8口人,日子一度過得緊巴巴的。

  從(cong) 小跟隨父親(qin) 護林,讓達瓦歐珠逐漸對林子產(chan) 生了感情。27歲那年,從(cong) 部隊轉業(ye) 後選擇了繼承父親(qin) 的職業(ye) ,一幹就是22年。

  “這些年親(qin) 眼看到了植樹造林對防沙治沙的關(guan) 鍵作用,理解了父親(qin) 的所作所為(wei) 不僅(jin) 僅(jin) 是份簡單的工作,而是把它看作是畢生的事業(ye) ”。達瓦歐珠說,幾十年過去了,我看到樹木給這片土地帶來的變化,風沙小了,天也藍了,小時候漫天風沙的記憶漸漸被眼前的這片綠色所代替,就覺得所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