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 萬水千山

發布時間:2021-04-07 08:59:00來源: 西藏日報

  春回高原,萬(wan) 物勃發。6日上午,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吳英傑等自治區黨(dang) 政軍(jun) 領導來到拉薩高新區柳東(dong) 大橋下義(yi) 務植樹點,與(yu) 幹部職工、居民群眾(zhong) 和小學師生共同參加義(yi) 務植樹活動。吳英傑強調,要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保護、有所作為(wei) ,切實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

  吳英傑、洛桑江村、齊紮拉、莊嚴(yan) 、張學傑、旦科、薑傑、何文浩、白瑪旺堆、王衛東(dong) 、陳永奇等自治區領導集體(ti) 乘車來到植樹點,同幹部群眾(zhong) 一起扶苗填土、圍堰澆水,種下白皮鬆、油鬆、北美海棠、山杏等苗木,植樹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吳英傑一邊植樹,一邊詢問樹木品種、日常養(yang) 護和西藏自治區植樹造林等相關(guan) 情況。他強調,近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shu) 記西藏工作重要論述,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紮實推進國土綠化和城鄉(xiang) 綠化美化,全麵消除了海拔4300米以下地區“無樹村”和“無樹戶”,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各級各部門要結合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精神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認真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4月2日在參加首都義(yi) 務植樹活動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美麗(li) 中國不是塗脂抹粉、而是健康的要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扣做好“四件大事”、實現“四個(ge) 確保”,切實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在更高水平上推進西藏自治區國土綠化和生態文明建設事業(ye) 。要堅持積極保護、有所作為(wei) ,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植樹造林科技水平,針對西藏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和城市、農(nong) 牧區等不同需求,及時總結推廣適宜西藏自治區氣候、易成活、低成本的樹苗品種。要開展好村旁、路旁、田旁、水旁“四旁”植樹行動,加大飛播造林力度,研究解決(jue) 好西藏自治區果樹品種退化等問題。要倡導人人愛綠植綠護綠的文明風尚,積極帶動和組織群眾(zhong) 參與(yu) 生態建設,讓群眾(zhong) 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活動中,吳英傑與(yu) 參加植樹的同學們(men) 親(qin) 切交談,了解他們(men) 的學習(xi) 和生活情況。得知他們(men) 都是柳梧新區紅軍(jun) 小學的六年級學生,吳英傑關(guan) 切詢問孩子們(men) 的小考誌願。

  “大家都想好去哪裏上中學了嗎?”

  “我想去內(nei) 地西藏班!”“我想去北京!”“我想去江蘇!”“上海!”……

  孩子們(men) 紛紛回答道。

  吳英傑聽後很高興(xing) ,他說,近年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關(guan) 心下,在援藏省市的支援下,拉薩本地中學的教學條件得到很大程度改善,希望大家刻苦學習(xi) ,都能考上理想的學校,但不論考到哪裏,都要銘記黨(dang) 的恩情,銘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關(guan) 懷,銘記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大家來自紅軍(jun) 小學,那你們(men) 知道紅軍(jun) 是哪一年建立的嗎?”

  看到學生們(men) 對黨(dang) 的曆史還不夠了解,吳英傑現場為(wei) 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dang) 史學習(xi) 思政課,講述了南昌起義(yi) 、秋收起義(yi) 、兩(liang) 萬(wan) 五千裏長征等黨(dang) 史故事,講述了毛澤東(dong) 、周恩來、朱德、賀龍等老一輩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為(wei) 民族解放作出的重大貢獻。

  吳英傑叮囑學校負責人和德育老師,不僅(jin) 要教育孩子們(men) 種好樹,更要引導孩子們(men) 樹好德,高度重視少年兒(er) 童黨(dang) 史教育,通過多種形式向孩子講清楚我們(men) 黨(dang) 第一支革命武裝是如何創建的,講清楚新中國是怎麽(me) 誕生的,講清楚現在大家的幸福生活是怎麽(me) 來的,講清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讓孩子們(men) 從(cong) 小了解黨(dang) 的曆史、增進愛黨(dang) 之情,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樹立爭(zheng) 做時代新人的理想誌向。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教育教學的重點任務,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引導青少年學生從(cong) 小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曆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幫助孩子們(men)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參加義(yi) 務植樹的自治區領導還有:維色、其美仁增、尼瑪次仁、紀國剛、唐明英、甲熱·洛桑丹增、江白、張洪波、索朗仁增、雷桂龍、江措拉姆、杜建功、夏克勤、石華傑。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