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拉薩墨竹工卡:深化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1-04-15 12:29:00來源: 拉薩日報

  “十三五”期間,墨竹工卡縣高度重視人居環境整治,打出組合拳,通過建設鄉(xiang) 鎮汙水處理廠、推動廁所革命和垃圾分類等多項措施,持續提升農(nong) 村人居環境質量,以更加整潔宜居的村容村貌推動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春暖花開,章達村成排成片的樹木也積蓄著力量,慢慢發出了嫩芽。在國道邊,村保潔員瑪朵認真地清掃著道路。2016年,她成為(wei) 章達村保潔員,主要負責國道沿線的衛生,每天至少清掃一次。“我得到了清掃衛生的工作,現在盡心盡力地工作,最近新修的道路每星期會(hui) 去一次,隻要看到垃圾,我就會(hui) 撿幹淨。”瑪朵說道。

  安排保潔員和環境監督員,實施廁所革命,消除“無樹戶”,作為(wei) 全區人居環境示範村,章達村人居環境的改善離不開多項舉(ju) 措的實施,更離不開村民的移風易俗。

  啤酒瓶、紙箱、易拉罐,這些以前的垃圾如今卻成了章達村村民的寶貝。平措次仁在村裏經營著一家甜茶館,平時能夠收集很多啤酒瓶、紙箱和易拉罐,基本每周他都能收集兩(liang) 、三大袋的可回收垃圾,然後在周二或周四到分類兌(dui) 換點進行兌(dui) 換。10平方米左右的活動板房裏擺放著各類物品,其中紙巾是大家兌(dui) 換最多的,變廢為(wei) 寶的意識深入人心。

  平措次仁說:“之前紙盒、啤酒瓶都隻是垃圾,現在建了垃圾分類兌(dui) 換點,不管是紙盒,還是啤酒瓶、易拉罐都可以換成奶粉、卷紙等東(dong) 西。像今天,換了奶粉、各種清潔用品,很方便很好,對衛生環境也很有好處,我是百分百地支持。”

  2013年,章達村整體(ti) 搬遷,為(wei) 村民修建了寬敞的獨家小院,雖然交通便利、依山傍水,但最開始村裏的環境並不好,隨著各項措施的落實,在環境越來越好的同時,也帶動了村民改變衛生習(xi) 慣,逐步養(yang) 成良好的生活習(xi) 慣,有措施、有意識造就了章達村越來越宜居的環境。

  章達村村民頓珠次培說:“村民們(men) 每周會(hui) 清掃七、八次,馬路、橋都分給了各個(ge) 小組進行清掃保護。以前沒有樹木,現在綠化很好,有公廁,大家的衛生習(xi) 慣有了很大變化,和其他鄉(xiang) 鎮比起來,我們(men) 村的環境達到了很好的水平。”

  章達村是墨竹工卡縣實施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ge) 典型。近年來,墨竹工卡縣在有序推進住房提升改造的同時,配套實施鄉(xiang) (鎮)汙水處理廠、垃圾分類、廁所革命等多項舉(ju) 措,營造“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美、村更美”的良好生活環境。

  沿著新建的平坦鄉(xiang) 村道路,記者來到墨竹工卡縣紮雪鄉(xiang) ,離鄉(xiang) 政府幾百米處,一座綠色的房子映入眼簾,這是紮雪鄉(xiang) 汙水處理廠。冬春季節,汙水處理廠的各類植物已經枯萎,但並不影響處理效果。去年10月份,紮雪鄉(xiang) 汙水處理廠試運營,通過人工濕地,利用生物菌吸收雜質、微生物處理汙水,目前每天的處理量近100噸,滿負荷運行時日處理量可達230噸。

  汙水處理廠技術運維人員高建告訴記者:“目前墨竹工卡縣共有6個(ge) 鄉(xiang) (鎮)11個(ge) 汙水站,有六個(ge) 帶人工濕地,五個(ge) 是一體(ti) 化的。處理工藝是從(cong) 進水經過缺氧池到好氧池,再經過沉澱池,之後排出。汙水站目前處理的所有的水質都能達到國家一級A的標準,給各個(ge) 鄉(xiang) (鎮)的居民創造了幹淨整潔的環境,也幫助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為(wei) 促進拉薩河上遊環境保護,2019年開始,墨竹工卡縣在唐加鄉(xiang) 、尼瑪江熱鄉(xiang) 、紮雪鄉(xiang) 、門巴鄉(xiang) 、日多鄉(xiang) 和紮西崗鄉(xiang) 等六個(ge) 鄉(xiang) 鎮新建11座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4000多噸,成為(wei) 全區第一個(ge) 縣、鄉(xiang) 汙水處理廠全覆蓋示範縣。對於(yu) 建在家門口的汙水處理廠,村民們(men) 喜聞樂(le) 見,村旁的河溝再也不是“又黑又臭”,取而代之的是清澈見底。汙水處理廠在改善全村環境衛生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村民們(men) 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xi) 慣。“之前我們(men) 村裏的汙水都是直接排放到河溝裏的,這對下遊的用水有影響,對濕地也有汙染,汙水處理廠建成後這種情況有了很大改善,村裏的汙水都會(hui) 集中到汙水處理廠處理。現在排汙管道都接通到了每家每戶,對村民自己家的衛生和整個(ge) 村裏的環境改善都有好處。”村民旺紮說。

  投入1.2億(yi) 元率先在全區實現鄉(xiang) (鎮)汙水處理廠全覆蓋,全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塔巴村帕熱組試點成功,率先推行垃圾分類,完成赤康村、宗雪村等7個(ge) 村組人居環境整治工程,住房提升改造258戶,在全市率先實施“美麗(li) 鄉(xiang) 村·幸福家園”建設試點項目;全麵消除“無樹戶”2982戶。

  墨竹工卡縣將人居環境整治與(yu)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風文明創建相結合,著力提升全縣“顏值”和群眾(zhong) 的生活品質,建設更加和諧宜居的美麗(li) 鄉(xiang) 村。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獅泉河的守護者

    共青團阿裏地區委員會開展“保護母親河 建設美麗阿裏 青年誌願者在行動”活動,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阿裏,用行動保護著阿裏地區的“動脈”。[詳細]
  • 一河清流浸潤美麗家鄉

    美不美,家鄉水。初春的堆龍河在高原陽光的照耀下,厚厚的冰塊不時閃閃發亮。此時,38歲的普布卓嘎正同村裏的鄉親們一起在堆龍河沿岸撿拾垃圾。[詳細]
  • 拉薩市夏薩蘇社區整治背街小巷

    自背街小巷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夏薩蘇社區將“常態治理”和“特色治理”相結合,將街巷與大院環境治理相結合,並形成長效機製。[詳細]
  • 2020年山南環保工作:守護一方碧水藍天

    走進山南市,雅江兩岸的萬畝林“綠色長廊”,雅礱河穀的清幽,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一幅幅美麗的畫麵凸顯了山南市生態環保工作的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