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攝影家用鏡頭記錄珠穆朗瑪峰生物多樣性 收錄455種珍稀物種

發布時間:2021-05-17 09: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攝影家用鏡頭記錄珠穆朗瑪峰生物多樣性收錄455種珍稀物種
圖為(wei) 羅浩為(wei) 讀者簽名。 韓帥南 攝

  16日,“共同迎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15)·羅浩《世界之巔:西藏珠穆朗瑪峰生物多樣性觀測手冊(ce) 》新書(shu) 分享會(hui) ”在雲(yun) 南省昆明市舉(ju) 行。該書(shu) 共計收錄455種珍稀物種,展示了珠穆朗瑪峰地區的主要動植物資源。

  《世界之巔:西藏珠穆朗瑪峰生物多樣性觀測手冊(ce) 》(以下簡稱《世界之巔》)是國內(nei) 生物界首次針對喜馬拉雅山脈北坡核心區的絨布溝、嘎瑪溝、吉隆、亞(ya) 東(dong) 、錯那的生物多樣性係統調查成果之匯集,所涉及的考察範圍涵蓋了海拔1000至6200米的巨大落差。書(shu) 中共計收錄455種珍稀物種,其中中國新紀錄就達12種之多,包括綠絨蒿新種6種,以及此前未在中國被記錄到的亞(ya) 洲胡狼。


圖為(wei) 活動現場。 韓帥南 攝

  為(wei) 充分保證《世界之巔》的權威性、科學性,該書(shu) 還特邀北師大生命科學院副教授馮(feng) 利民、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牛洋、動物學博士闕品甲、昆蟲學專(zhuan) 家張巍巍等各領域專(zhuan) 家,對書(shu) 中的物種分類、形態描述、地理分布及圖片等內(nei) 容進行了細致審讀。

  當日,攝影家、《世界之巔》主編羅浩通過《世界之巔》同名紀錄片展示、豐(feng) 富高清的圖片和生動講述,分享了《世界之巔》的精彩內(nei) 容,將珠穆朗瑪峰及周邊地區生物多樣性以鮮活的方式呈現出來,喚醒人們(men) 對於(yu) 自然之美的熱愛,引起了現場聽眾(zhong) 的共鳴。

  2010年,羅浩發起成立致力於(yu) 生物多樣性考察的影像調查機構——西藏生物多樣性保護機構(TBIC)。2010年至今,團隊先後對喜馬拉雅北坡地區的多個(ge) 地點進行了生物多樣性持續的考察。

  作為(wei) “西藏生物影像保護”機構的創始人,羅浩一直致力將攝影和影像引入西藏環境生態保護,“影像是一種全球通用的表達方式,是世界性的語言,我想用這種語言,講講我心目中環喜馬拉雅的生物多樣性故事。”

  《人與(yu) 自然》雜誌如是評價(jia) 《世界之巔》:“相信本書(shu) 的出版,不僅(jin) 對於(yu) 珠穆朗瑪峰地區的生物科考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jia) 值,而且對廣大博物與(yu) 自然愛好者認識青藏高原和珠穆朗瑪峰地區的動植物,喚醒人們(men) 對於(yu) 自然環境的熱愛和保護意識,都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yi) 。”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藏高原整體暖濕化植被增多

    W020210513330964493962.jpg
    青藏高原是亞洲水塔、地球第三極,生態環境脆弱敏感,對我國乃至全球的氣候和生態環境安全都具有重要影響。[詳細]
  • 堅持生態立市 打造綠色林芝

    林芝市大力實施各項生態修複工程,不斷強化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保護力度。建成了雅魯藏布大峽穀、西藏慈巴溝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巴吉巨柏、西藏工布2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詳細]
  • 寶“藏”故事|西藏城鄉人居環境發生曆史性變化

    QQ瀏覽器截�?20210511085156.jpg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拉薩市達東村成了熱門旅遊“打卡地”,大批遊客前往鄉村,感受著山水如畫的生態美景,品嚐高原特色美食,參與各類鄉韻十足的民俗活動,體驗著傳統村落的魅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