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腹地玉樹降水量突破1961年以來5月日極值
“此次降水,對三江源地區的牧草返青極為(wei) 有利,但由於(yu) 降水量較大,土壤含水率高,引發次生災害的風險也較高。”青海省玉樹州氣象台台長魏永亮28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牧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以及中國淡水資源重要補給地,由於(yu) 三江源地區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為(wei) 此也是中國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生態環境的脆弱區。
據魏永亮介紹,受切變線和孟加拉灣風暴的共同影響,5月26日20時至27日20時,三江源腹地玉樹地區出現了大範圍的降水天氣過程,共計77個(ge) 測站出現降水,其中玉樹中南部地區降水量較大,鄉(xiang) 鎮最大降水中心在玉樹隆寶鎮措多村,降水量為(wei) 38.4毫米;城鎮最大降水中心出現在玉樹市,降水量為(wei) 31.5毫米,突破該站1961年以來5月日降水量極值;瀾滄江源頭雜多降水量為(wei) 28.5毫米,創該站1961年以來5月日降水量第二極值。
時下正是“軟黃金”冬蟲夏草采挖季,居住在三江源腹地的牧民們(men) 也陸續進入采挖區,當地政府部門也呼籲民眾(zhong) 及時防範雷電、山體(ti) 滑坡、野生動物傷(shang) 人等情況。
據中新社記者了解,玉樹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夏季強對流天氣旺盛,生產(chan) 活動多,人員流動大,特別是冬蟲夏草采挖期時常出現雷電致人傷(shang) 亡事件,對民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帶來較大損失。為(wei) 此,5月以來,青海省氣象服務中心聯合相關(guan) 單位深入玉樹州各冬蟲夏草采挖區,為(wei) 采挖民眾(zhong) 開展氣象防災減災專(zhuan) 項科普宣講活動,旨在強化牧區民眾(zhong) 防災減災意識,提升其防災避險自救能力。
三江源生態氣象分中心專(zhuan) 家表示,進入5月以來,玉樹州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降水天氣,造成地表含水量增大,在通天河流域腐殖土(黑土)廣布區較為(wei) 明顯。分析顯示,未來玉樹地區地質災害的風險趨高。鑒於(yu) 2017年稱多縣紮朵鎮牧場發生過融凍性泥石流,建議有關(guan) 部門關(guan) 注通天河流域融凍性泥石流的發生,做好玉樹東(dong) 南部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預警和宣傳(chuan) 等防範工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三江源腹地果洛去年環境空氣質量較2015年提升14%
6月2日,青海省果洛州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0年,該地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9.4%,較2015年提升14%。[詳細] -
西藏濕地麵積居全國第二 4處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根據全國濕地資源第二次調查結果,我區單塊濕地麵積8公頃以上的濕地麵積652.9萬公頃,占全區國土麵積的5.3%。[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