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河長製湖長製工作推進情況:守護一方碧水
初夏時,沿著拉薩河邊,水清河暢、碧波蕩漾,河岸兩(liang) 旁垂柳依依,水鳥嬉戲……一幅山水相依、人水和諧的美麗(li) 畫卷徐徐展開。
“得益於(yu) 近年來持續推進的河長製湖長製工作,一改拉薩河邊一到枯水期就垃圾遍地的現象,我也更願意到河邊散步、遊玩了。”拉薩市市民紮西拉姆說。
近年來,西藏通過分級設立河湖長共14747名,以推動河湖長製“有名”“有實”“有能”為(wei) 主線,把河湖管理保護納入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內(nei) 容,作為(wei) 加快美麗(li) 西藏建設重要內(nei) 容,河湖長製組織體(ti) 係不斷健全、法規製度更加完善、執法監管有力有效、基礎工作不斷夯實、專(zhuan) 項行動紮實有效,確保了西藏河清湖淨。
自西藏全麵推行河長製湖長製工作以來,各級河湖長開展巡河兩(liang) 萬(wan) 多次,並且實現了河道、湖泊、水庫等各類流域全覆蓋,轄區內(nei) 245條(個(ge) )河湖均有專(zhuan) 人管護,水質100%達標。
此外,強化入河排汙口調查摸底,以及河道采砂、“清四亂(luan) ”“白色汙染”等專(zhuan) 項整治行動,有效保護了水環境。同時,還開展了雅魯藏布江等20餘(yu) 條(個(ge) )河流(湖泊)的生態保護與(yu) 修複,取得顯著成效。
高度重視——
工作有“靠山”
自中央作出全麵推行河長製重大決(jue) 策部署以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把全麵推行河長製工作作為(wei) 事關(guan) 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事關(guan) 各族群眾(zhong) 民生福祉、事關(guan)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推進, 組建了高規格的全麵推行河長製工作領導小組,由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吳英傑擔任組長。同時,由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吳英傑、自治區政府主席齊紮拉共同擔任自治區總河長。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去年,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總河長吳英傑主持召開西藏自治區全麵推行河長製工作領導小組和自治區級河湖長會(hui) 議,總河長吳英傑和齊紮拉共同簽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強化河長湖長履職盡責的實施意見》,履職盡責、科學謀劃重點工作。
自治區人民政府還印發了《西藏自治區級河長湖長巡河辦法(試行)》等,與(yu) 四川、雲(yun) 南、青海3省簽訂合作協議,與(yu) 雲(yun) 南省聯合開展兩(liang) 次巡河巡查活動,有力促進上下遊信息互通、河湖共管,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yan) 格、保護有力的跨界河流聯防聯控聯治機製。
2020年,西藏各級河長湖長積極開展巡查調研工作10萬(wan) 餘(yu) 人次。組建61465名水生態保護和村級水管員隊伍,做好河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狠抓基礎——
河湖治理有“絕招”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為(wei) 推進河湖治理工作,西藏堅持抓實抓細舉(ju) 措落實,打通管水治水“最後一公裏。”
全區共設立22名自治區級河湖長、213名地市級河湖長、1533名縣(區)級河湖長、5421名鄉(xiang) 鎮級河湖長、6747名村(居)級河湖長,將工作延伸至村(居)一級。
——將整治範圍由大江大河向中小河流、農(nong) 村河湖延伸,實現河湖全覆蓋,推進河湖“清四亂(luan) ”常態化規範化。僅(jin) 2020年,全區排查“四亂(luan) ”問題99個(ge) ,銷號率100%,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線8.45公裏,清理非法采砂點3個(ge) ,清理非法砂石量100餘(yu) 立方米,拆除違法建築1210平方米,清除各類垃圾5700餘(yu) 噸。
——通過強化采砂規劃剛性約束、嚴(yan) 格許可審批管理、加強日常監督等手段,嚴(yan) 厲打擊破壞河湖生態環境等行為(wei) ,維護河湖生態健康。西藏印發了《西藏自治區水利廳關(guan) 於(yu) 加強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編製完成56個(ge) 河道采砂管理重點河段、敏感水域的采砂規劃。
——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地市、縣(區)共投入資金1.2億(yi) 元全麵開展河湖管理範圍劃定及岸線保護與(yu) 利用規劃編製工作,21條自治區級主要河湖管理範圍劃定及岸線利用與(yu) 規劃編製工作全部完成,7市地已全部完成400條河湖管理範圍劃定初步成果,並向社會(hui) 通告。
全麵治理——
水生態變成“致富源”
初夏時節,高原雨水充沛,正是植樹種綠的好時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水利局工程師強巴介紹說,縣域內(nei) 拉薩河沿岸的國土綠化,能加強流域生態保護與(yu) 修複,同時也能美化環境。
截至目前,自治區已完成營造林146萬(wan) 畝(mu) ,退牧還草659萬(wan) 畝(mu) 。繼續在長江上遊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管護麵積達1915萬(wan) 畝(mu) ,落實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助政策,納入補償(chang) 的公益林達15169萬(wan) 畝(mu) ,水生態正悄然變成“致富源”。
當第一縷陽光穿過雅拉香波雪山,山南市桑日縣絨鄉(xiang) 程巴村村民紮桑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來到了家門口的苗圃果園基地。桑日縣旭日千畝(mu) 苗圃果園基地位於(yu) 雅魯藏布江畔,是該縣打造的重點綠色富民產(chan) 業(ye) 。“這裏原來是一片荒坡,依靠著雅魯藏布江豐(feng) 裕的水量,我們(men) 投資開發苗圃,形成自然的良性循環。”基地負責人巴桑達瓦介紹,2018年以來,該基地已帶動近百人實現穩定脫貧。
流域內(nei) 大江大河源頭及流經區域水源涵養(yang) 林、水土保持林得到持續有效保護的同時,河湖水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持續改善。
2020年,西藏全年落實治理水土流失麵積293平方公裏,完成141個(ge)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的劃定,農(nong) 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基本達到全覆蓋。
與(yu) 此同時,西藏采取用水監督檢查、規範論證審批、專(zhuan) 項整治等多種方式加強水資源管理,完成近5000個(ge) 取水口核查登記,穩步推進50餘(yu) 條河流流域綜合規劃編製及審批。同時,支持縣城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推動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全覆蓋。開展農(nong) 牧區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的清淤疏浚,共清理垃圾近2萬(wan) 噸。
自2018年西藏建立河湖長製以來,不斷強化水資源保護,加快推進水汙染防治,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新格局正在逐漸形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為民族團結、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人大力量”
據悉,《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是西藏第一部關於加強民族團結的地方法規。[詳細] -
西藏節水工作邁上新台階
“十三五”期間,全區上下深入貫徹“節水優先”方針,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製度,落實國家節水行動,節水工作有序推進,節水成效明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