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海南:昔日荒灘變綠洲

發布時間:2021-06-18 11:17:00來源: 中新網

  “去年一年的植樹造林效果比以往40年的都好,一下子讓這裏變了樣子。”17日,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恰卜恰鎮索爾加村村民紮西說。

圖為(wei) 紮西和村民給樹澆水。 祁增蓓 攝
圖為(wei) 紮西和村民給樹澆水。 祁增蓓 攝

  今年56歲的紮西感歎,“滿眼望去都是綠色,這是我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美事兒(er) 。”自紮西記事起,這裏一直是荒灘,義(yi) 務植樹造林一茬接著一茬,就是不見有哪棵樹能熬到第二年。


圖為(wei) 共和縣恰卜恰鎮索爾加村村民正在操作灌溉係統。 祁增蓓 攝

  直到2020年,太保公益林項目在海南州恰卜恰鎮德吉灘落地,實施完成高標準生態公益林1000畝(mu) ,這些樹存活率高達90%。“綠化環境搞得好,別說我們(men) 本地人來到‘幸福灘’(藏語為(wei) ‘德吉灘’)會(hui) 感到幸福,就是來旅遊的人路過也會(hui) 覺得幸福。”紮西告訴記者。

  青海省海南州林業(ye) 和草原局局長何香龍介紹,太保公益林二期項目栽種部分已全部完成,計劃完成高標準生態公益林480畝(mu) 。一期、二期項目共栽植青海雲(yun) 杉、山杏、檉柳、丁香、榆葉梅等苗木92899株,形成了一片樹種配置合理、生態功能強大,具有綠化、美化、香化和結構功能穩定、景觀效果豐(feng) 富的生態園林。


圖為(wei) 充滿生機的公益林。 祁增蓓 攝

  “去年來栽樹的有很多是本地村民,公益林的建設,讓他們(men) 不用出門就能在家門口掙錢,用自己的雙手美化家園,還能學習(xi) 到專(zhuan) 業(ye) 的種樹技能,一舉(ju) 三得,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何香龍說。

  “我們(men) 村大多數都外出務工了,現居人口大概五六十人,除了老得不能動的、小孩子要上學,每個(ge) 人都參與(yu) 了種樹。”紮西表示,白天種樹,晚上回去也能幹自家的活,兩(liang) 不耽誤。這幾天,他的妻子、兒(er) 子、兒(er) 媳都在公益林澆水。


圖為(wei) 公益林。 祁增蓓 攝

  正如何香龍說的“三分種,七分護”,栽樹完成後,為(wei) 了能讓樹苗存活,澆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幹旱、風大,都是我們(men) 這裏植被生存麵臨(lin) 的難關(guan) ,為(wei) 此,青海省林草局投資200萬(wan) 元鋪設了灌溉係統,每棵樹特地用三腳架固定起來了。”何香龍說。

  記者了解,十三五以來,海南州圍繞“三江源、共和盆地、青海湖流域”三大生態圈,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全州森林覆蓋率達到12.38%,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03%,區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