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西藏山南市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立河穀防沙治沙技術體係

發布時間:2021-07-15 13:48:00來源: 西藏日報

  記者從(cong) 相關(guan) 部門了解到,近年來,西藏山南市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依托工程項目建設,堅持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全力創建全國防沙治沙示範區,探索出西藏“一江兩(liang) 河”流域完善的“截沙源、降風速、固流沙、增植被”的河穀防沙治沙技術體(ti) 係,總結形成了“水利配套先行、工程措施緊跟、多措並舉(ju) 集成、實現生物固定”的河穀防沙治沙模式流程,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為(wei) 全區防沙治沙提供了成功的技術模板。

  據悉,山南市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采取的相關(guan) 措施包括試驗示範草方格、樹枝方格、礫石方格、尼龍網方格沙障和礫石壓沙等機械防風固沙措施,前擋後拉固底削頂、片林防風固沙、喬(qiao) 木防護林帶、多用途桑防風固沙、灌木林防風固沙、喬(qiao) 灌草相結合等生物防風固沙措施。堅持“喬(qiao) 灌草”相結合、樹種選擇與(yu) 經濟效益相結合、引進品種與(yu) 鄉(xiang) 土樹種相結合,篩選出適宜的防沙治沙植物品種。

  據了解,示範區種植沙生植物種類達14科27屬34個(ge) 種,成功試種推廣花棒、檸條、沙柳、籽蒿、油蒿、梭梭、枸杞、沙打旺等引進沙生植物先鋒樹種。

  在引種種植桑樹、砂生槐、枸杞等具有經濟開發價(jia) 值的固沙植物的同時,山南市還引種種植具有觀賞和經濟價(jia) 值的牡丹和芍藥品種,並聯合相關(guan) 單位開展砂生槐提取苦參堿藥用價(jia) 值和加工飼料生態產(chan) 業(ye) 化研究開發工作,探索綜合示範區沙產(chan) 業(ye) 發展途徑取得了初步成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