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47處 7市(地)雪豹種群數量約2700隻
近日,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林草局獲悉,西藏7市(地)均有雪豹分布,種群數量約2700隻。按地理單元統計,種群數量最多的為(wei) 怒江上遊切割山地,數量約380隻。按行政區劃統計,種群數量較多的為(wei) 阿裏地區,數量約760隻。
西藏7市(地)均有雪豹分布
雪豹,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有“雪山之王”之稱,因處於(yu) 高原生態食物鏈頂端,亦被稱為(wei) “高海拔生態係統健康與(yu) 否的氣壓計”。雪豹是高原地區的岩棲性動物,經常在冰雪高山裸岩的環境中活動,在4500米以下至4100米以上的山頂脊部,在珠穆朗瑪峰北坡5400米的雪地上曾見雪豹的足跡。夏季可在4000至6000米的高山上見到,冬季多隨著食物的遷徙而下降至3500米左右。在西藏7市(地)均有雪豹分布,種群數量約2700隻。按地理單元統計,種群數量最多的為(wei) 怒江上遊切割山地,數量約380隻。按行政區劃統計,種群數量較多的為(wei) 阿裏地區,數量約760隻。
近年來在雪豹保護研究觀測方麵,西藏開展了哪些項目呢?自治區林草局野生動植物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每年都會(hui) 安排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雪豹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監測、研究及救護。2014年,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管理局與(yu) 萬(wan) 科公益基金會(hui) ,成立了珠峰雪豹保護中心,共在329個(ge) 紅外相機布設位點布設523台紅外相機,其中178個(ge) 位點的247台紅外相機拍攝到雪豹;2018年起,與(yu)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在昌都市丁青縣開展雪豹守護行動,建立了雪豹科普基地,開展以雪豹為(wei) 旗艦物種的生態係統研究和保護工作,填補了西藏東(dong) 部地區雪豹監測空白,通過紅外相機和個(ge) 體(ti) 識別,在項目點布托湖(布托村)周圍,13台相機,共捕捉到10隻成年雪豹個(ge) 體(ti) 和3隻幼崽;在當堆鄉(xiang) ,21台相機,共捕捉到9隻成年雪豹個(ge) 體(ti) 和3隻幼崽;在嘎塔鄉(xiang) ,16台相機,共捕捉到2隻成年雪豹個(ge) 體(ti) ;2020年起,與(yu) 北京林業(ye) 大學合作,開展“雪豹保護管理示範”項目,對布加雪山地區的雪豹資源及其棲息地開展調查,項目正在開展中。
共設立208個(ge) 公益林專(zhuan) 業(ye) 管護站
記者了解到,為(wei) 了保護建設適宜雪豹生活的環境,西藏林草部門近年來實施了防護林、防沙治沙、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自然保護區建設、濕地保護與(yu) 恢複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重點工程項目。
西藏共設立208個(ge) 公益林專(zhuan) 業(ye) 管護站1113名專(zhuan) 業(ye) 管護員,羌塘保護區73個(ge) 管理站780名管護員,自治區級以上自然保護區900名協議管護員和100名非公益林非自治區以上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協議監測員,以及脫貧攻堅生態崗位中16292名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員、38839名濕地監管員,以上崗位的職責中都設置了野生動物保護的任務。
目前,西藏80%以上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分布區、棲息地和典型生態係統得到有效保護,同時,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47處,總麵積41.22萬(wan) 平方公裏,占全區國土麵積的34.35%,是全國自然保護區麵積占國土麵積比例最高的省區,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1處、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12處、市縣級自然保護區24處。同時,建立了國家濕地公園(包括試點)22處、國家森林公園9處、地質公園3處、風景名勝區16處,初步形成了類型齊全、布局合理、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涵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峽穀自然保護區——雅魯藏布大峽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上麵積最大的陸生生態係統自然保護區——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時隔107年 中國首次野外拍到灰腹角雉藏南亞種影像
灰腹角雉藏南亞種 (Tragopan blythi molesworthi) 。灰腹角雉對棲息地的原真性要求較高,影像照片表明墨脫縣生態環境利於維持野生灰腹角雉的生存和繁衍。[詳細] -
(重走天路看變遷)雪域高原上的瀕危植物“庇護所”
20年前,方震東選擇在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納帕海附近的山頭,建立世界上第一個低緯度、高海拔地帶的高山植物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