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阿裏地區林草工作綜述:盈盈綠意山水間
近年來,西藏阿裏地區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以及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的工作部署。大力推進國土綠化行動,積極建設西藏生態安全屏障,推進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濕地保護與(yu) 建設,自然保護區管理,野生動植物等工作,有效改善了藏西高原生態環境,為(wei) 推進生態文明、美麗(li) 西藏建設、構建西藏高原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作出了積極貢獻。
人工造林:但見綠意映高原
2016年以來,阿裏地區累計實施造林27155.7畝(mu) ,平整10901畝(mu) ,總投資為(wei) 14291.907萬(wan) 元,實施點為(wei) 噶爾、日土縣、革吉、普蘭(lan) 、改則縣,主要樹種為(wei) 秀麗(li) 水柏枝、班公柳、江孜沙棘、普蘭(lan) 柳。“兩(liang) 江四河”流域造林項目2018年、2019年實施造林3.3萬(wan) 畝(mu) ,總投資為(wei) 10320萬(wan) 元,項目實施點為(wei) 噶爾縣、日土縣,主要樹種為(wei) 秀麗(li) 水柏枝、班公柳。義(yi) 務植樹完成12104畝(mu) ,栽植202.14萬(wan) 株。
防沙治沙項目實施封育、礫石壓沙、沙障、造林、人工種草46.61萬(wan) 畝(mu) ,總投資12056萬(wan) 元覆蓋全地區7個(ge) 縣,財政專(zhuan) 項防沙治沙工程,實施了封育、礫石壓沙、沙障、造林、人工種草等6668.9畝(mu) ,總投資1255萬(wan) 元,項目實施點為(wei) 噶爾縣和日土縣。2016年生態安全屏障防護林體(ti) 係建設項目總投資為(wei) 1014萬(wan) 元,規模為(wei) 造林2460.4畝(mu) ,目前已完成。
2018年以來,阿裏地區針對海拔4300米以下的縣鄉(xiang) 村,開展了“無樹村、無樹戶”消除工作,投資33.26萬(wan) 元種植班公柳、紅柳等本土樹種1.22萬(wan) 株,消除“無樹村”8個(ge) 、“無樹戶”663戶。針對海拔4300米以上縣鄉(xiang) 村,開展高寒區域試種工作,投資1600.89萬(wan) 元試種本地樹種30.59萬(wan) 株,基本實現應植盡植、應綠盡綠。針對“無樹單位”,以造林綠化工程帶動獅泉河鎮庭院綠化、美化、亮化,在城區24條主要街道、3個(ge) 公園、2個(ge) 廣場、1個(ge) 易地扶貧搬遷點、96家地(中、區)直機關(guan) 及企事業(ye) 、駐軍(jun) 部隊大院開展綠化工程,投資4720.96萬(wan) 元,種植青海楊、榆樹、新疆楊、班公柳、毛頭柳31.17萬(wan) 株,種植花草10.87萬(wan) 平方米,極大地改善了獅泉河盆地局部生態環境,人居條件大幅提升,幸福指數明顯提高。
濕地保護:碧水藍天好風光
近年來,阿裏地區通過積極開展濕地保護與(yu) 恢複、濕地生態效益補償(chang) 試點、濕地保護區晉級、巡查檢查、科研宣教等工作,有效遏製了濕地退化,實現了濕地麵積的持續增長,截止目前,全地區濕地麵積增長到了200萬(wan) 公頃。
開展了熱幫河流域、噶爾河流域兩(liang) 個(ge) 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與(yu) 恢複工作,累計投資3951萬(wan) 元,共建設管理局2個(ge) 、管理站9個(ge) 、管理點4個(ge) 、檢查監測站2個(ge) 、宣教、訪問中心2個(ge) ,修建巡護道路9公裏,小型管護碼頭2座,瞭望塔4座,界碑16座、界樁1120個(ge) ,標識牌32塊,完善了管護基礎設施,提高了管護能力。開展了瑪旁雍錯國際重要濕地生態效益補償(chang) 試點工作,完成投資2500萬(wan) 元。
開展了瑪旁雍錯自治區級保護區晉升國家級保護區工作,並於(yu) 2017年8月獲得國務院批準。開展濕地巡查檢查工作,定期、不定期對全地區濕地進行巡護檢查,打擊處理破壞濕地、盜采、亂(luan) 捕、盜獵、破壞濕地等違法行為(wei) 60餘(yu) 次。開展濕地科研宣教工作,多次聘請相關(guan) 單位對該地區濕地進行了綜合性考察,初步查清了全地區濕地資源與(yu) 環境情況,製作發放了書(shu) 刊、音像、圖片資料等宣教資料,向遊客及周邊群眾(zhong) 進行宣傳(chuan) 教育,累計受教育人員達到120萬(wan) 人次以上。
自然保護區管理:銳意改革氣象新
阿裏地區通過積極開展自然保護區申建、管理體(ti) 製機製改革試點等工作,不僅(jin) 夯實了自然保護地管護的基礎設施,還達到了生態保護與(yu) 群眾(zhong) 增收雙贏之目的,截止目前,全地區已經建立了各類自然保護區15個(ge) ,國家級森林、濕地公園3個(ge) ,總麵積達16.7萬(wan) 平方公裏,農(nong) 牧民協議管護員(野保員)、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員、專(zhuan) 業(ye) 管護員增加到657人。
開展各類自然保護區申建工作,完成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100萬(wan) 元,完成了9個(ge) 地級自然保護區總體(ti) 規劃和科學考察報告的編製工作,為(wei) 9個(ge) 地級自然保護區晉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開展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體(ti) 製機製改革試點工作,從(cong) 2015年開始開展了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體(ti) 製機製改革試點工作,累計投資15176.64萬(wan) 元,建設37個(ge) 管理站,組建了37支管護隊伍,總計390名管護隊。2017、2018年每年投入1449.52萬(wan) 元運行管理經費,2019年、2020年分別投入1553.24萬(wan) 元運行管理經費。37支管護隊伍累計巡護裏程達152.3萬(wan) 公裏,累計巡護15.7萬(wan) 人(次),收繳各類野生動物產(chan) 品5480餘(yu) 頭(角、隻),拆除野生動物重要遷徙通道上的網圍欄2萬(wan) 餘(yu) 米,救護珍稀野生動物2340餘(yu) 隻(頭),檢查過往車輛2.9萬(wan) 餘(yu) 台次,在巡護過程中收集各類違法犯罪線索89條,為(wei) 有效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有力保障,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獵捕、經營、銷售、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現象明顯減少。
阿裏地區林草局辦公室負責人久美次仁說:“今後,我們(men) 將認真分析當前林業(ye) 發展趨勢,製定切實可行的林業(ye) 發展規劃,完成好各項造林綠化任務,總結經驗、取長補短、深入一線,找準發展路子,依靠科技,推動林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加快拉薩河生態治理修複工作綜述:水清 岸綠 河暢 景美
拉薩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及生態修複工程是拉薩市水利局的一個重點水利工程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項目於2019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建設周期為22個月。[詳細] -
焦點訪談:領航 一枝一葉總關情
不久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雪域高原,祝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問西藏各族幹部群眾,給各族幹部群眾送去黨中央的關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