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果洛州:繪就碧水青山生態畫卷 讓群眾吃上“生態飯”
一域風光多錦繡,滿目斑斕入畫來。8月的青海果洛,碧草連天,蒼茫高遠。成群的犛牛在山頭悠閑地吃草,一幅美麗(li) 、靜謐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這是8月3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當洛鄉(xiang) 貢龍村拍攝的夏季草場。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近年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幹部群眾(zhong)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始終把守護好三江源、確保“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作為(wei) 義(yi) 不容辭的時代重任,堅定地成為(wei) 生態環境的守護者、建設者、貢獻者,為(wei) 繪就果洛州碧水青山的生態畫卷創造了良好條件。
保護生態環境 營造青山綠水
果洛州地處三江源保護區,生態地位極其重要,良好的生態是群眾(zhong) 生活的依靠、發展的基礎,更是國家生態安全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生態環境,不僅(jin) 是果洛的責任,更是果洛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為(wei) 了保護生態,提升人居環境,營造青山綠水的果洛畫卷,果洛州深入貫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治理理念,全麵落實“河湖長製”,推行“草長製”“林長製”,探索實踐“專(zhuan) 業(ye) 化法律監督+恢複性司法實踐+社會(hui) 化綜合治理”生態檢察模式。落實生態保護績效考核評價(jia) 和責任追究製度,生態補償(chang) 資金、生態管護公益性崗位績效管理機製進一步完善,設立各類生態管護公益性崗位10717個(ge) ,累計發放草原生態效益補獎資金22.5億(yi) 元,農(nong) 牧民年人均增收2900元。
此外,果洛州嚴(yan) 格落實長江禁捕、黃河禁漁,連續七年在青海省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工程質量和效益評估考核中被評為(wei) 優(you) 秀。率先實施全域無垃圾試點,大力開展“家園美化行動”、農(nong) 村環境連片整治,完成“廁所革命”建設任務,境內(nei) 自然環境、人居環境得到了淨化、美化。如今的果洛,生態文明理念廣植人心,廣大幹部群眾(zhong) 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yu) 生態環境保護,共建綠色家園。
果洛風光。(資料圖)宋忠勇 攝
挖掘特色產(chan) 業(ye) 助力群眾(zhong) 增收
作為(wei) 青海省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果洛州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認證種類多、區域廣、產(chan) 業(ye) 鏈完整,在高原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方麵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you) 勢。
近年來,果洛州以培育特色產(chan) 業(ye) 和農(nong) 牧民增收為(wei) 目標,大力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加快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步伐,因地製宜培育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規模性生態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項目實現鄉(xiang) 鎮全覆蓋,畜牧業(ye) 基礎地位更加堅固,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十三五”期間,果洛州累計整合資金6.25億(yi) 元,大力實施高原生態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六項工程”,建成生態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基地205個(ge) ,實現鄉(xiang) 村全覆蓋,22個(ge) 合作社列入省級試點社,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
8月3日,在果洛州瑪沁縣當洛鄉(xiang) 貢龍村的夏季草場上,牧民準備擠牛奶。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立足綠色旅遊 延伸生態效益
果洛州地處青甘川三省交界,位於(yu) 青海省南部,總麵積達7.62萬(wan) 平方公裏,多元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果洛州豐(feng) 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和獨特的高原生態景觀。
近年來,果洛州深挖當地優(you) 勢資源,全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果洛州在綠色、高原生態旅遊方麵加大力度,放大自然生態、民族風情和民族文化等優(you) 勢,深入挖掘遊牧文化和生態文化,積極探索實行生態旅遊特許經營製度,推動高原觀光、生態教育體(ti) 驗和自然科普旅遊路線,深挖班瑪紅軍(jun) 溝等紅色旅遊資源,推進青川甘藏大旅遊環線區域合作,打造“雪域淨土、秘境果洛”文旅品牌。
“十三五”期間,果洛州累計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212.32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5.71億(yi) 元,較“十二五”時期分別增長60%和107%。
“未來發展中,果洛州將繼續堅持生態保護優(you) 先原則,努力打造登山、徒步、探險、科考、生態體(ti) 驗等高端旅遊項目,持續打造全域旅遊精品線路,加強傳(chuan) 統文化展演、特色紀念品開發等新業(ye) 態培育,加大果洛特色生態文化和旅遊資源推介力度,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果洛州委書(shu) 記張曉軍(jun) 說。
立足資源稟賦,堅持綠色發展。綠色,已經成為(wei) 果洛州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綠色經濟的大文章在果洛大地上,正做得“聲色”俱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高原觀鳥18年,他記錄了什麽
在高原,王艦艇日複一日觀察、記錄每種鳥兒,識別青海境內鳥類400餘種,參加科普活動80餘場……常年的積累讓王艦艇成為高原鳥類的專家和高原生態環境的記錄者。[詳細] -
在青海治多縣上一堂草原生態課
“我們都喜歡上環保課,我現在知道長江的源頭是我的家鄉,知道哪些動物要受到保護,夏天老師還會帶我們出去觀察植物,然後讓我們畫下來。”五年級學生拉毛卓瑪說。[詳細] -
焦點訪談:領航 一枝一葉總關情
不久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雪域高原,祝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問西藏各族幹部群眾,給各族幹部群眾送去黨中央的關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