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文明高地 繪就美麗幸福畫卷
8月的西藏,徐風和暢,草綠樹翠,一片生機勃勃,處處是山水畫卷。
生態興(xing) 則文明興(xing) ,生態衰則文明衰。
70年來,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親(qin) 切關(guan) 懷下,西藏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wei) 黨(dang) 委、政府工作全局的重中之重,堅決(jue)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等重要指示,堅決(jue) 扛起為(wei) 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作貢獻的政治責任,堅決(jue) 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切實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目前,西藏生態係統整體(ti) 穩定,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綠色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態環境權益不斷提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西藏成為(wei) 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堅守生態安全底線,正確處理好生態保護與(yu) 富民利民的關(guan) 係,在推進生態文明與(yu) 美麗(li) 西藏建設、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方麵實行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舉(ju) 措,取得了顯著成績。
初秋,沿著雅魯藏布江江走進山南市紮囊縣紮其鄉(xiang) 附近,滿目蒼翠。“2004年,在政府出資幫助下,我在家鄉(xiang) 建立起首個(ge) 個(ge) 體(ti) 苗圃基地,近幾年,我積累了豐(feng) 富的綠化工作經驗,在家鄉(xiang)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未來,我想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用雙手種出一片綠。”山南市紮囊縣紮其鄉(xiang) 邊久苗圃基地負責人邊久說。
為(wei) 了高原增添“一抹”綠色,國家和自治區使出“大手筆”,大力支持生態環境保護與(yu) 建設工作。截至2020年,已累計投入121.5億(yi) 元,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兩(liang) 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生態環保工程成效斐然,人民群眾(zhong) 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那曲市申紮縣錯鄂湖,因鳥島而聞名,棲息著數以萬(wan) 計的珍稀鳥類,有斑頭雁、黑頸鶴、赤麻鴨、鳳頭鴟鴞等,它們(men) 與(yu) 藍綠相間的湖水相映成趣,構成一個(ge) 完整而美麗(li) 的濕地生態係統。“它們(men) 就像我的孩子一樣。” 色林錯保護區野保員白瑪丹增說。從(cong) 成為(wei) 一名野保員到現在,他已經數不清到底救助過多少隻珍稀鳥類了。
為(wei) 守護好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西藏不僅(jin) 采取最嚴(yan) 格的環保措施,也充分調動各方麵尤其是基層群眾(zhong) 的積極性,形成共建良好生態、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環長效機製。
1988年以來,自治區已建立47個(ge) 各類自然保護區(國家級11個(ge) ),總麵積41.22萬(wan) 平方公裏,占全區國土麵積的三分之一以上。
據統計,2016年以來,西藏累計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野保員在內(nei) 的70萬(wan) 個(ge) 生態崗位,讓廣大群眾(zhong) 成為(wei) 保護生態環境的生力軍(jun) ,讓群眾(zhong) 充分享受生態政策紅利。
嚴(yan) 守生態保護底線——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良好
溫柔婉約的尼洋河邊,目之所及,山巒如黛、河川似練、淺灘密布、飛鳥翔集,一翻“此景隻應天上有”的感歎。
今年7月2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乘車來到尼洋河大橋,遠眺水波蕩漾、草木蔥蘢的雅尼濕地,聽取雅魯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等情況。習(xi) 近平強調,要堅持保護優(you) 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加強重要江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複,統籌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守護好這裏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
70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紅線、底線、高壓線,積極保護、有所作為(wei) ,推動生態建設從(cong) 注重保護向主動作為(wei) 轉變,通過實施汙染防治等工程,全力保障高原藍天、碧水、淨土,生態環境持續得到優(you) 化。
藍天保衛戰成績斐然。清潔能源電力裝機比達89.5%。PM10、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分別降低28.1%、37.5%,沙塵天氣大幅減少。地級以上城市環境空氣優(you) 良天數比率保持在99%以上。
碧水保衛戰成果豐(feng) 碩。全麵實施102個(ge) 城鎮集中式和3300個(ge) 農(nong) 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全區設市城市汙水處理率達96.28%,地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區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標準,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無黑臭水體(ti) 。
淨土保衛戰成效明顯。開展美麗(li) 西藏“三整治三提升”和環境大整治行動,縣城及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7.34%。2019年度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榮獲全國優(you) 秀等次。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全區有條件的1079個(ge) “無樹村”和10.5萬(wan) “無樹戶”全部消除,森林覆蓋率達到12.31%,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提高到47%。
深耕厚植生態經濟發展潛力—— 高質量發展與(yu) 高水平保護協同推進
2021年6月25日10時25分,高原“綠巨人”複興(xing) 號動車組緩緩駛出,奔向435公裏外的“雪域江南”林芝。這標誌著複興(xing) 號列車實現31個(ge) 省區市全覆蓋。
世界屋脊,溝壑縱橫,景色壯美,如何在保護中建設,成了建設者亟待解決(jue) 的“攔路虎”。中鐵十九局拉林鐵路項目總工程師羅振平介紹,從(cong) 設計到施工,我們(men) 十分注重環境保護,從(cong) 規劃設計源頭、施工過程控製、生態恢複等各環節全過程入手,做好全線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采用野生動物保護、棄渣科學處置、生態綜合修複等技術,有效保護了沿途的青山綠水,讓致富路也是環保路。
70年來,西藏在推進全區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良好,一直堅持以生態理念謀發展,用生態發展推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產(chan) 業(ye) ,旅遊文化、高原生物、特色工業(ye) 、清潔能源、現代服務、邊貿物流、高新數字等,綠色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推進西藏清潔能源開發與(yu) 建設是我們(men) 義(yi) 不容辭的責任。”中國電建集團總經理丁焰章說。進藏65年來,中國電建參與(yu) 建設了川藏、青藏電力聯網、藏中與(yu) 阿裏聯網等電力天路,建成滿拉、虎頭山、雅礱、卓玉、帕古等水利工程,為(wei) 西藏清潔能源開發建設貢獻了電建力量。
西藏既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西電東(dong) 送”清潔能源接續基地,具有得天獨厚的清潔能源資源稟賦和發展優(you) 勢。水資源理論蘊藏量位居全國首位,同時也是世界上太陽能資源最為(wei) 豐(feng) 富的地區之一。全區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的技術可開發量達10.6億(yi) 千瓦,電力總裝機容量達423萬(wan) 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89.09%。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底,西藏累計外送清潔電力65億(yi) 千瓦時。西藏的藍天碧水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wei) 全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成為(wei) 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共建共治共享—— 奮力譜寫(xie) 建設美麗(li) 西藏新篇章
一滴水折射出太陽光輝。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重視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多次就西藏生態環境保護與(yu) 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此次在西藏考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第一站就來到尼洋河,考察雅魯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等情況,明確要求西藏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
長期以來,各族群眾(zhong) 在生產(chan) 生活中孕育形成了敬山敬水、愛護生靈的生態文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已成為(wei) 西藏各族人民的自覺行動。群眾(zhong) 的生活方式也得到極大改變,節約用電用水用紙、“愛糧節約”“光盤行動”等成為(wei) 親(qin) 人們(men) 互相督促的日常行為(wei) 。幼兒(er) 園的孩子知道樹葉是廚餘(yu) 垃圾、過期的藥品是有害垃圾;大街上,新能源汽車數量快速增長,綠色生活、綠色消費正在成為(wei) 新時尚。
今年1月24日,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為(wei) 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其中,《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每年8月為(wei) 自治區生態文明宣傳(chuan) 月。
為(wei) 發揮先進榜樣的示範作用,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作出了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加快建設美麗(li) 西藏的決(jue) 定,累計命名自治區生態縣(區)22個(ge) 、生態鄉(xiang) 鎮269個(ge) 、生態村3087個(ge) 。通過多年的生態示範區創建工作,西藏農(nong) 牧區環境綜合整治初見成效,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顯著增強,社會(hui) 各界生態文明觀念逐步樹立,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通過生態保護,美了家園、富了口袋,獲得感滿滿,幸福感滿滿,保護生態、愛護家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增強。
70年來,西藏早已換了人間。千年雪山萬(wan) 峰聳立,滔滔江水亙(gen) 古奔騰,雪域兒(er) 女正在藍天白雲(yun) 下、青山碧水中、皚皚冰雪間織就錦繡山河畫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2021年上半年地表水、環境空氣質量等監測狀況出爐
2021年上半年,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對全區50個國家網地表水斷麵(點位)、2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和18個國家網環境空氣考核點位開展了監測。 [詳細] -
西藏公布上半年地表水、環境空氣質量等監測狀況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17日在拉薩通報全區2021年上半年全區地表水、集中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詳細] -
西藏拉薩市開展愛國衛生城市清掃活動
8月16日,西藏拉薩市愛衛辦組織駐市各單位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愛國衛生城市清掃活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次仁頓珠、市政協副主席劉亮參加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