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裏拉的候鳥天堂
“一隻、兩(liang) 隻、三隻……哇!有30多隻黑頸鶴!”記者站在納帕海濕地西岸,瞪大了眼睛數濕地中的黑頸鶴。黑頸鶴揚著修長脖頸,紳士般來回踱步,黑白相間的羽毛猶如優(you) 雅的燕尾禮服。記者悄悄走近拍攝,黑頸鶴並不慌張飛走,而是邁步離開,始終與(yu) 記者保持100米左右的距離。如今,在雲(yun) 南迪慶州納帕海濕地,每年都會(hui) 有數量眾(zhong) 多的黑頸鶴飛來棲息。
“1984年成立保護區時,一級保護動物中黑頸鶴隻有61隻,黑鸛隻有幾隻。近幾年,在這裏過冬的黑頸鶴增至320隻左右,黑鸛達416隻,成為(wei) 國內(nei) 黑鸛種群最大、最集中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原來納帕海沒有白尾海雕,現在有近百隻,這就是保護的成效。”納帕海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所所長陳誌明告訴記者。
納帕海,藏語意為(wei) “森林背後的湖泊”。西麵的石卡、時卡、辛雅拉三大雪山巍然聳立,山頂白雪皚皚,山腰森林密布,山腳湖泊波光粼粼,各種水鳥隨波浮遊,水邊淺灘上黑頸鶴、黑鸛等美麗(li) 大鳥或踱步或低空飛行,遠處草叢(cong) 中不時可見一匹匹駿馬、一頭頭犛牛在低頭吃草。更遠處的草原邊緣,是一個(ge) 個(ge) 藏族村莊和一排排高大的青稞曬架。雪山、草原、湖泊、候鳥、犛牛……壯闊與(yu) 秀麗(li) 融為(wei) 一體(ti) 。
納帕海是雲(yun) 南低緯度高海拔最具代表性的季節性湖沼濕地,是長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納帕海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保護黑頸鶴、黑鸛、灰鶴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越冬水鳥及亞(ya) 高山濕地生態係統為(wei) 己任。2004年12月,納帕海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濕地總麵積2083公頃,是香格裏拉的城市綠肺,截至目前共記錄到鳥類177種、濕地植物61科171屬261種。
“納帕海保護區是全國離城區最近的保護區,距香格裏拉市區僅(jin) 六七公裏,保護區周邊有3個(ge) 行政村15個(ge) 村小組700多戶農(nong) 戶,保護任務很重,但我們(men) 保護區的社區共管做得比較好。”陳誌明說,藏族群眾(zhong) 都不會(hui) 捕撈納帕海的魚,也不會(hui) 獵捕鳥類,千百年來與(yu) 動物和諧共處。過去,村民有在納帕海濕地放牧和挖海肥的習(xi) 慣,對濕地破壞較大。在保護區的嚴(yan) 格管理下,湖進人退,保護區內(nei) 不再有放養(yang) 藏香豬和挖海肥的現象,濕地保護內(nei) 容寫(xie) 入各村村規民約,保護意識逐步深入人心。
納帕海保護區社區共管最有特色的是濕地生態效益補償(chang) 。為(wei) 了讓耕地後退、恢複濕地,納帕海自2016年起實施濕地生態效益補償(chang) 項目,累計投入資金3600萬(wan) 元,共恢複退化濕地10000畝(mu) ,補償(chang) 標準為(wei) 每年280元/畝(mu) ;耕地補償(chang) 423.6畝(mu) ,補償(chang) 標準為(wei) 每年1500元/畝(mu) ;濕地生態補償(chang) 覆蓋納帕海周邊的15個(ge) 村民小組705戶,補償(chang) 標準為(wei) 每年4000元/戶。同時開展了廢舊圍欄拆除、哈木穀保護區核心區內(nei) 牽馬設施搬遷等濕地保護恢複項目。
納帕海濕地周邊有10個(ge) 馬場,是周邊12個(ge) 村小組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有部分牽馬線路在保護區的實驗區內(nei) ,存在水退牽馬進、水進牽馬退的情況。2020年,香格裏拉市開展納帕海濕地周邊馬場運營專(zhuan) 項整治,對10個(ge) 馬場進行規劃改造和規範管理,將牽馬線路遠離濕地及保護區。
“保護納帕海濕地,老百姓的生活沒有受到影響,除了有生態補償(chang) ,還有發展生態旅遊的收入,老百姓還主動去保護濕地,看到有遊客開車進濕地或釣魚,老百姓都會(hui) 去製止。”陳誌明說。
在納帕海濕地北岸山坡上有一棟孤零零的小樓房,這就是納帕海自然保護區保護局下屬的納帕海管護所,陳誌明和兩(liang) 位同事就長年駐守在這裏,每天他們(men) 都要開車環繞濕地巡查兩(liang) 遍。雖然人少任務重,但他們(men) 不覺得孤單,因為(wei) 管護局在周邊村社中聘請了25名村民當村社管護員,村社管護員月工資1600多元。村社管護員每天都會(hui) 巡查周邊保護區,監測候鳥,用民族語言宣傳(chuan) 保護知識。“我們(men) 還經常救助受傷(shang) 的候鳥,每年都會(hui) 救助10多次。”陳誌明說。
在管護人員和周邊村民的共同嗬護下,近年來納帕海越冬候鳥種群及數量逐年增多,越冬候鳥近5萬(wan) 隻。2019年,納帕海首次出現數量眾(zhong) 多的度夏鳥類,白骨頂等候鳥在納帕海繁殖變留鳥;2020年,納帕海度夏鳥類數量及種類較2019年有所增加,度夏鳥類數量達2000餘(yu) 隻。黑鸛原來經常獨居,但在納帕海喜歡上了群居生活,過去黑頸鶴三、四月份就飛走,現在有些黑頸鶴停留到七、八月份才飛走。
“如果黑頸鶴等一、二類保護動物在納帕海繁殖,那就說明納帕海的生態更好了。”在陳誌明看來,納帕海還缺乏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專(zhuan) 業(ye) 人才,急需建立納帕海濕地保護聯合管理機製,加強治理納帕海水質汙染及綜合保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科研人員發現珍稀瀕危物種羊絨鼯鼠兩新種
一個由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西藏日喀則、雲南怒江發現了羊絨鼯鼠屬兩個新物種,分別命名為西藏羊絨鼯鼠和雪山羊絨鼯鼠。[詳細] -
真正的雪山“飛狐”!雲南貢山發現鼯鼠新種
記者2日從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貢山管護分局和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貢山近期發現羊絨鼯鼠屬新種——雪山羊絨鼯鼠。[詳細] -
萌!雲南白馬雪山滇金絲猴“喜添丁”
滇金絲猴是中國獨有的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數量約3000隻,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和藏東南一帶的高寒原始森林,被譽為“雪山精靈”,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物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