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條清潔能源輸電通道首次完成等電位帶電作業
26日下午,世界首條以輸送新能源為(wei) 主的輸電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青豫直流工程”)開展了首次等電位帶電作業(ye) ,這也是中國首次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開展±800千伏等電位作業(ye) ,是中國高海拔帶電作業(ye) 的又一次技術突破。
青豫直流工程起於(yu)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止於(yu) 河南省駐馬店市,途經青海、甘肅、陝西、河南4省,線路全長1587千米,總投資約223億(yi) 元人民幣,全麵投產(chan) 後每年可向河南輸送清潔電能400億(yi) 千瓦時。
本次作業(ye) 地點海拔3049米,作業(ye) 采用“無人機+自動升降機”輔助作業(ye) ,利用無人機拋掛繩索,等電位作業(ye) 人員乘坐懸掛在傳(chuan) 遞繩上的電動升降機直接升至近四十米高的空中導線作業(ye) 點,省去了人員攀登杆塔、攀爬軟梯等傳(chuan) 統的繁瑣作業(ye) 程序,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業(ye) 風險。現場作業(ye) 總共用時不到一小時便快速完成。
“本次帶電作業(ye) 的成功實施,及時消除了影響青豫線安全穩定運行的危急缺陷,保證了新能源大通道的持續安全穩定運行,避免了電能負荷損失和經濟損失,保障了河南省夏秋季用電高峰及災後生產(chan) 恢複用電充足可靠。”中國國家電網青海檢修公司帶電作業(ye) 班班長王傑介紹說。
中國國家電網青海檢修公司運維檢修部主任郭培恒說:“本次帶電作業(ye) 是應用科技化檢修輔助新方法的又一次嚐試,有效應對了高原缺氧惡劣環境,降低了高空作業(ye) 人身風險,提高了作業(ye) 效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油畫家筆下的青海藏鄉:立體展現高原生態、人文之美
8月26日,記者從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文化館獲悉,近十年來,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藝術係副教授馬田寬和自己的學生,深入尖紮開展油畫創作。[詳細] -
甘青寧三省區地質部門組“智囊團”助推黃河上遊生態保護
青海省自然資源廳26日發布消息,目前,位於中國西北、黃河上遊的甘肅省地礦局、青海省地礦局、寧夏地質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詳細] -
西藏拉薩市柳梧新區德陽村:發展生態經濟林 助跑鄉村振興路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柳梧新區管委會立足德陽村實際,製定德陽村十年發展規劃,力推德陽村發展以綠色生態為重點的經濟林種植項目,走好生態和經濟“雙贏”路。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