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和諧共生三江源

發布時間:2021-09-03 10:45:00來源: 青海日報


三江源淨土的守護者。


森林公安將救助的鳥類放回大自然。


生態管護員安裝監測設備。


科研人員進行植物樣方調查。


黃河源濕地。


將生態保護理念植入孩子成長中。青海日報記者 黃靈燕攝


可可西裏的高原精靈。


“邂逅”雪豹。(圖片除署名外均由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提供)

  切保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黃河鄉(xiang) 白瑪納村的一位普通牧民。2012年切保由“草原的人”轉變成了“國家的人”,成為(wei) 了一名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

  從(cong) 戴上紅袖章那天開始,他就穿梭在山林、湖畔、河邊,有時撿拾垃圾,有時關(guan) 注野生動物的蹤跡,默默守護這片家鄉(xiang) 的草場、湖泊、高山。在一次巡護中,切保和隊友們(men) 發現由於(yu) 季節的變化,導致黑頸鶴等野生動物的巢穴被淹,給它們(men) 的生產(chan) 棲息帶來了影響。於(yu) 是,他和其他生態管護員為(wei) 黑頸鶴等野生動物修巢築窩12個(ge) 。“不讓垃圾汙染草場、汙染動植物的水源地”是每一位管護員的共同想法。

  近年來,青海省把三江源保護作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持續推進三江源生態保護工程,加強草原、荒漠、濕地與(yu) 河湖生態係統保護和建設。三江源地區植被生產(chan) 力趨於(yu) 穩定,生態服務功能逐步提升。

  從(cong) 湟水流域到三江源頭,從(cong) 青海湖畔到祁連山下……江河奔流、牛羊歡唱、水草豐(feng) 美。人們(men) 不禁被“大美青海”這絕美景色所折服,而這背後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們(men) ,用行動詮釋著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