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河湖長製”帶來河湖長治

發布時間:2021-09-08 09:19:00來源: 西藏日報

  自推行河湖長製工作以來,西藏日喀則市把河湖管理保護納入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內(nei) 容,作為(wei) 加快生態珠峰、幸福珠峰戰略建設重要內(nei) 容。

  經過近五年的探索和實踐,日喀則市河湖長製體(ti) 係全麵形成,河湖麵貌和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河湖治理能力顯著增強,河湖治理體(ti) 係不斷優(you) 化,形成了具有日喀則特色的治理經驗,讓河湖逐步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構建高位推動體(ti) 係

  每天,桑珠孜區吉培社區57歲的尼瑪潘多都會(hui) 沿著社區的河段巡護。作為(wei) 年楚河吉培社區段的副河長,像這樣定期對河段環境衛生進行巡護,尼瑪潘多已經堅持了4年。

  當發現河裏有垃圾且形成汙染時,尼瑪潘多都會(hui) 向河長辦公室匯報,派“國策護河隊”及時進行清理。

  為(wei) 全麵治理和保護年楚河流域生態,桑珠孜區於(yu) 2017年7月1日開始成立年楚河“國策護河隊”,定期對河段水域環境衛生進行清理。

  河湖長製推行以來,日喀則市全麵建立覆蓋市、縣、鄉(xiang) 、村的四級河湖長製體(ti) 係,2018年6月前,日喀則市全麵建立河長製,同年12月前,全麵建立湖長製。

  針對雅江跨縣區多、不便管理情況,日喀則市還將雅江市級河長調整為(wei) 上遊、中遊、下遊市級河長。構建完成河湖長製助理服務機製,為(wei) 各級河湖長配備助理單位,由相應成員單位一名同誌擔任河湖長助理,並及時新增或調整河湖長製成員單位。

  各級河湖長均由黨(dang) 政領導掛帥擔任,協調整合各方力量,實行聯防聯控聯治,很大程度上打破部門、地區各自為(wei) 政的局限,為(wei) 河湖管理保護提供了堅強製度保障,有效破解了河湖監管主體(ti) 和責任模糊的瓶頸約束。

  截至目前,日喀則市市級河湖長巡河湖173人次;縣級河湖長巡河湖2868人次;鄉(xiang) 級河湖長巡河湖32969人次。

  全力推進問題整改

  河湖長製推行以來,日喀則市堅決(jue) 反對環保整改中的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敢於(yu) 動真碰硬,嚴(yan) 防嚴(yan) 處弄虛造假,確保整改成效。

  ——先後7次以水利工程質量檢查驗收、百名水利幹部下基層、脫貧攻堅“回頭看”等工作為(wei) 契機,將河湖長製工作納入其中,檢查、指導日喀則市18縣區河湖長製工作。

  ——連續三年先後組織18家河湖長製成員單位,深入實地對日喀則市河湖長製工作進行了全麵的督導檢查驗收,將督導考核結果文件下發至各縣區人民政府,通報督導考核排名情況、共性問題和個(ge) 性問題。

  ——先於(yu) 自治區出台了《日喀則市河道采砂管理條例》,實現了河道采砂有法可依,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日喀則市8個(ge) 縣區、13個(ge) 點位的重點河段、敏感水域采砂規劃全部編製完成。

  幾年來,日喀則市堅決(jue) 整治河湖“四亂(luan) ”,共發現問題96個(ge) ,完成整改96個(ge) ,實現了“四亂(luan) ”問題動態清零。

  營造全民護水氛圍

  近年來,日喀則市大力宣傳(chuan) 河湖長製工作中的新思路、新舉(ju) 措、新進展、新成效,不斷增強公眾(zhong) 對河湖保護的責任意識和參與(yu) 意識,營造全社會(hui) 關(guan) 愛河湖、保護河湖的良好氛圍,為(wei) 推動全市河湖長製工作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以民族團結日、安全生產(chan) 日等為(wei) 契機開展河湖長製宣傳(chuan) 100餘(yu) 次,豎立河湖長製公示牌1803塊。河長辦製作完成價(jia) 值約60餘(yu) 萬(wan) 的河湖長製宣傳(chuan) 物品,製作6條河湖長製宣傳(chuan) 標題、時長約10分鍾的專(zhuan) 題宣傳(chuan) 片、時長約3分鍾的動漫宣傳(chuan) 片,在市區6塊LED顯示屏、日喀則市電視台播放。

  對619塊市級河湖長製公示牌幕布重新進行了製作、更新、粘貼,委托各縣區水利局進行了粘貼,並給予了粘貼經費補貼,確定了5個(ge) 高炮牌的豎立位置,完成了高炮廣告牌的豎立、竣工驗收工作,核對了619塊市級河湖長製公示牌的藏語翻譯工作,完成了公示牌的豎立、竣工驗收等工作。

  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宣傳(chuan) 活動,其中市河長辦聯合桑珠孜區、謝通門縣河長辦,組織河湖長製公益性宣傳(chuan) 活動進社區、進農(nong) 村、進校園,在桑珠孜區、謝通門縣開展,活動結束後,被“環球公益在線”“公益在線”“誌願者在線”三家網站刊登,累計閱讀量達1800多萬(wan) 次。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