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集中曝光!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通報7起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2021-09-08 09:52:00來源: 新華社

  6日,第二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7個(ge) 典型案例進行集中通報。

  目前,7個(ge) 督察組正分別對吉林、山東(dong) 、湖北、廣東(dong) 、四川5省以及中國有色集團、中國黃金集團2家企業(ye) 進行為(wei) 期1個(ge) 月的督察。

  督察組在吉林省發現,長春市綠園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將24萬(wan) 餘(yu) 噸混有大量生活垃圾的建築垃圾違法填埋在農(nong) 安縣燒鍋鎮第二機磚廠的取土坑,嚴(yan) 重威脅地下水安全。督察組對坑內(nei) 地下水進行采樣檢測,結果顯示坑內(nei) 地下水多項指標嚴(yan) 重超標,其中菌落總數超地下水Ⅲ類標準限值1199倍。

  督察發現,山東(dong) 省泰安市寧陽化工產(chan) 業(ye) 園工業(ye) 汙水長期直排,環境汙染問題突出。這一產(chan) 業(ye) 園長期忽視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園區汙水總管沿海子河存在多個(ge) 溢流口,高濃度化工廢水長期直排,海子河水質受到嚴(yan) 重汙染。

  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回頭看”均指出湖北省磷化工及磷石膏汙染控製不力問題。此次督察中,督察組發現湖北省黃岡(gang) 、孝感、襄陽等市推進磷石膏資源化綜合利用不力,汙染問題突出。全省磷石膏庫有18座距長江和漢江幹流不足5公裏,最近1座距離長江僅(jin) 50米。多家化工企業(ye) 存在汙染問題,還有企業(ye) 通過雨水口偷排汙水。

  督察組認為(wei) ,廣東(dong) 省茂名市全市汙水集中收集率僅(jin) 為(wei) 34.5%,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汙水管網缺口巨大,大量生活汙水直排。受汙水管網建設滯後影響,城區生活汙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和運行負荷長期偏低。同時,多家汙水處理廠“曬太陽”不能正常投運。

  在四川,督察組提出,2014年以來,遂寧新景源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從(cong) 汙水處理廠接收大量汙泥,在未采取任何無害化措施的情況下,假借“土壤改良”名義(yi) ,將10.51萬(wan) 噸汙泥直接傾(qing) 倒或填埋於(yu) 租用土地內(nei) 。企業(ye) 還違法接收天然氣脫硫石膏約300噸,並將其中230噸填埋於(yu) 租用土地內(nei) ,形成510噸灰白色固體(ti) 混合物,經鑒別屬於(yu) 危險廢物,涉嫌環境汙染犯罪。

  督察組發現,中國有色礦業(ye) 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汙染治理不到位,煙氣大量泄漏,大量含重金屬的汙泥和廢水跑冒滴漏進入雨水管網。豐(feng) 山銅礦尾礦庫距離長江幹流800餘(yu) 米,尾礦庫廢水直排長江,存在風險隱患。

  督察組通報,中國黃金集團位於(yu) 雲(yun) 南、廣西、貴州3地的13家礦山企業(ye) 中,9家企業(ye) 主體(ti) 責任缺失,存在違規越界露天開采造成生態破壞、超標排放造成地表水汙染等問題。

  對這些典型案例,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guan) 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