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例雪豹救助放歸:健康穩定或建立生存領地
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6日消息,截至8月25日,放歸自然的雪豹“淩蟄”頸圈跟蹤器已回傳(chuan) 衛星點位數據2943條,其中75%的數據為(wei) 誤差範圍10米內(nei) 的高精度定位,近半年來,“淩蟄”總活動裏程達790公裏,活動麵積約1700平方公裏,根據現有監測數據分析,雪豹“淩蟄”可能會(hui) 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至海東(dong) 市互助縣交界區域建立自己的生存領地。
2021年3月11日,青藏高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門源片區救護了一隻闖入農(nong) 戶家中的雪豹,通過對雪豹進行采血和檢查,確診該雪豹為(wei) 低血鈣症。按照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慣例,該隻雪豹被命名為(wei) “淩蟄”。
3月15日,經過青藏高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北京林業(ye) 大學、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等專(zhuan) 業(ye) 人員對“淩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後,確認其各項指標正常、身體(ti) 健康,符合放歸條件。
3月16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林業(ye) 大學為(wei) 雪豹“淩蟄”佩戴衛星跟蹤項圈後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門源縣境內(nei) 放歸,以準確掌握雪豹放歸後的生存情況、擴散規律等生態學信息。這是中國首例雪豹救助放歸與(yu) 科研監測相結合的案例,也是青海雪豹野外救助放歸與(yu) 衛星跟蹤科研監測兩(liang) 個(ge) 方麵的“零突破”。
監測顯示,雪豹“淩蟄”3月16日放歸後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仙米鄉(xiang) 境內(nei) 活動約40天後,4月25日離開仙米鄉(xiang) 進入青海海東(dong) 市互助縣,在互助縣紮巴鄉(xiang) 境內(nei) 活動13天後一直往東(dong) 南方向遷徙,5月8日進入海東(dong) 市樂(le) 都區碾伯鎮活動近一周,這裏距離海東(dong) 市區15公裏、距離青海省會(hui) 西寧市區直線距離約30公裏。
5月16日雪豹“淩蟄”跨過國道341到達甘肅省蘭(lan) 州市永登縣轄區範圍,這也是目前在祁連山地區記錄到雪豹活動的最東(dong) 段,距離蘭(lan) 州市區直線距離僅(jin) 75公裏。雪豹“淩蟄”在青藏高原與(yu) 黃土高原過渡區域活動了近1個(ge) 月後,6月3日開始向西北遷移,於(yu) 7月5日再次進入放歸地祁連山國家公園門源片區仙米鄉(xiang) 境內(nei) ,後一直在門源縣仙米鄉(xiang) 、互助縣紮巴鄉(xiang) 交界處規律活動。
祁連山是中國雪豹分布的重點區域之一,也是中國雪豹調查監測的重點示範區。下一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將聯合北京林業(ye) 大學持續對“淩蟄”開展追蹤,並監測其捕獵及重點活動區內(nei) 食物鏈完整健康程度,針對性開展家畜預防捕食宣教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首例雪豹救助放歸:健康穩定或建立生存領地
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6日消息,截至8月25日,放歸自然的雪豹“淩蟄”頸圈跟蹤器已回傳衛星點位數據2943條,其中75%的數據為誤差範圍10米內的高精度定位。[詳細] -
西藏首次拍到雪豹與山湖同框
西藏自治區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與那曲市林草局合作,開展那曲市全境雪豹監測和研究工作。近日,自治區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收到在那曲市比如縣羊秀鄉薩普雪山布設的紅外相機拍攝到雪豹的好消息。 [詳細] -
拉薩市曲水縣野生動物救護站已救助340隻動物
西藏拉薩市曲水縣野生動物救護站位於曲水縣動物園內,是拉薩市首家野生動物救護站,2019年5月正式掛牌成立並投入使用。救護站總占地2400平方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