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群眾吃上“生態飯”走上致富路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位於(yu) 國道318沿線,村裏桃林總麵積超過500畝(mu) ,有著桃花村的美譽。嘎拉村村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標語映入眼簾。村道幹淨整潔,家家戶戶院子裏種有桃、李、蘋果及葡萄等,時有自駕遊客進村觀光。
近年來,作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的嘎拉村依托桃花園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田園風光,以及淳樸的民俗風情、深厚的民間文化資源積澱,以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為(wei) 重點,推進壯大村集體(ti) 經濟,培育桃花文化旅遊節品牌,打造“桃花源”景區,組建農(nong) 牧民運輸隊,產(chan) 業(ye) 帶動持續增收,群眾(zhong) 吃上了“生態飯”、走上了致富路。2020年,嘎拉村集體(ti) 經濟再結碩果,2021年9月6日,嘎拉村對2020年村集體(ti) 收入進行現金分紅,讓每一位村民支持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參與(yu) 村集體(ti) 經濟建設,共享村集體(ti) 經濟成果。
“這是你家的分紅所得,一共是33930元,請拿好清點確認。”在分紅現場,嘎拉村會(hui) 計把分紅現金交到村民阿嘎的手中。阿嘎一邊數著自己的分紅所得一邊笑著說,“這是我家的分紅,謝謝呀!感謝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現在村裏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men) 的生活也是越過越好。”
如今生活比蜜還要甜的嘎拉村村民,上世紀80年代還在色季拉山山溝裏靠伐木維生。隨著國家林業(ye) 改革,伐木被禁止,村民們(men) 才從(cong) 伐木向護林轉變。當時,村裏的1200多棵古桃樹被分到各家各戶,村裏會(hui) 組織施肥、養(yang) 護等。2000年前後,隨著周邊到村裏來觀賞桃花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萌生了發展桃花經濟的想法。20多年來,通過探索生態價(jia) 值轉換路徑,和農(nong) 業(ye) 綜合體(ti) 、嘎拉桃花源等項目建設,嘎拉村集體(ti) 經濟在不斷壯大,村民的日子也是過得越來越紅火。據悉,嘎拉村2020年經濟總收入為(wei) 1004萬(wan)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wei) 3.13萬(wan) 元,本次分紅共計926930元,平均每戶分得28088元。
今年37歲的達瓦堅參告訴記者,這些年通過村裏的桃花源集體(ti) 經濟分紅,全家人能分到10多萬(wan) 元。附近拉林鐵路、公路的建設開通,也讓參加村集體(ti) 運輸隊的達瓦堅參一年又多收入10多萬(wan) 元。再加上土地流轉、林業(ye) 補貼和牧業(ye) 等收入來源,他們(men) 家年收入達到了35萬(wan) 元左右,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1年中華環保世紀行——西藏行檢查組在拉薩調研
檢查組指出,各相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視察西藏重要講話精神。[詳細] -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生態保護補償製度改革的意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生態保護補償製度改革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詳細] -
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
“要堅持保護優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加強重要江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複,統籌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守護好這裏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