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評:念好“生態經”,讓綠水青山釋放民生紅利
在中國廣袤的地理版圖上,有一條紅線,守護著美麗(li) 中國。這條紅線,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也為(wei) 世界處理好人與(yu) 自然、發展與(yu) 保護關(guan) 係貢獻了“中國方案”。 “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從(cong) 劃定並嚴(yan) 守生態保護紅線到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製線,從(cong) 建立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chan) 離任審計製度到深化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製度改革,從(cong) 加快國家公園建設到確立“雙碳”任務目標……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的綠色實踐舉(ju) 世矚目。
“綠水青山不僅(jin) 是金山銀山,也是人民群眾(zhong) 健康的重要保障。”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僅(jin) 是我們(men) 生存環境的改變,更關(guan) 乎人民群眾(zhong) 的切身利益,關(guan) 乎子孫後代的發展,這是關(guan) 乎千秋偉(wei) 業(ye) 的長遠大事。曾經,我們(men) 重視經濟發展,對環境進行了肆無忌憚的破壞,實踐證明,破壞環境將會(hui) 用更多的人、財、物去彌補,得不償(chang) 失。顯然,以破壞環境為(wei) 代價(jia) 地發展生產(chan) ,是不符合曆史規律、自然規律的。新時期,我們(men) 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要始終繃緊生態紅線,念好“生態經”,才能在保護和利用生態環境上更加用心,讓“美麗(li) 風景”變成“美麗(li) 經濟”,把生態發展的紅利惠及人民群眾(zhong) ,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惠及全球。
樹立生態發展理念,把“盆景”變“風景”。生態發展理念,關(guan) 乎國家興(xing) 衰成敗的大事,我們(men) 要提高思想認識,更需要在行動上求真務實。以往,在生態環境治理中,出現了一些地方“盆景式”治理,不僅(jin) 讓生態發展理念浮於(yu) 麵上,更是助長了形式主義(yi) 歪風。“縱觀世界發展史,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要構建良好的生態,要抓住“關(guan) 鍵少數”,從(cong) 思想上樹立生態發展理念,通過河長製、湖長製、林長製的建立,讓一條條江河、一個(ge) 個(ge) 湖泊、一片片森林都有了專(zhuan) 屬守護者,自覺把“盆景”變成“風景”,才能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入畫來。
做好生態保護利用,把“風景”變“前景”。發展中的中國,麵臨(lin) 著環境汙染、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等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利用,是一項艱巨的工程,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我們(men) 持之以恒地堅持。“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hui) 發展與(yu) 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加快構建綠色生產(chan) 體(ti) 係,大力增強全社會(hui) 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隨著生態理念的不斷深入,生態紅線下的綠色成效讓人欣喜,從(cong) 雲(yun) 南野生亞(ya) 洲象的管護行動,到西藏羊卓雍錯湖麵上的水鳥,再到今年野生東(dong) 北虎“完達山一號”進村等,從(cong) 南到北,全國共繪了一張“生態畫”,讓美麗(li) 風景成為(wei) 一張閃亮的“名片”,也成為(wei) 新時期生態綠色發展的“前景”,點亮了中國的“美麗(li) 未來”。
構建生態國際格局,把“前景”變“紅利”。人與(yu) 自然是個(ge) 生命共同體(ti) ,要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需要我們(men) 堅守生態紅線,更需要為(wei) 世界守護生態空間做出“中國貢獻”。中國生態環境向好發展,不僅(jin) 讓景色更美,更是為(wei) 國家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新機遇,不僅(jin) 為(wei) 其它國家提供了借鑒,更是讓更多的生態文明建設紅利惠及民生,讓人民群眾(zhong) 能夠真正地享受到生態發展帶來的切實好處。地球生態係統保護是全球性課題,關(guan) 乎人類共同的福祉,需要各國攜手同行。從(cong) 生態理念的樹立,到持之以恒地堅持,再到生態保護和發展中的科技創新,“中國智慧”在美麗(li) 中國中閃閃發光,為(wei) 世界更美麗(li) 增添了更多的“中國亮色”。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都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要把生態紅線刻畫於(yu) 心,變成行動上的自覺,就要始終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方式,才能讓美麗(li) 中國的成色更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守護綠水青山 厚植生態底色
位於雅江南岸的拉薩貢嘎國際機場曾飽受災害性風沙的侵擾。經過40年持續造林治沙,一道長160多公裏、寬1.8公裏的“綠色長城”崛起在雅江山南段,貢嘎機場航班起降受災害性風沙影響天數明顯減少。 [詳細] -
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讓綠水青山永駐高原
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赴西藏考察,第一站便來到了尼洋河大橋,習近平總書記遠眺水波蕩漾、草木蔥蘢的雅尼濕地,聽取雅魯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等情況。[詳細] -
護林員赤列:辛勤汗水“澆灌”綠水青山
每逢節假日,赤列都會帶領護林員走村入戶,深入排查火災隱患,對宣傳警示牌、標識牌進行維護翻新,使得護林防火知識時刻顯現在農牧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