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柴達木盆地青海烏蘭藜麥迎豐收

發布時間:2021-09-26 10:3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柴達木盆地青海烏(wu) 蘭(lan) 藜麥迎豐(feng) 收
圖為(wei) 烏(wu) 蘭(lan) 縣藜麥種植基地裏,姹紫嫣紅美不勝收。 孫睿 攝

  24日,仲秋時節,地處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腹地的青海省海西州烏(wu) 蘭(lan) 縣迎來藜麥成熟豐(feng) 收季,姹紫嫣紅美不勝收。

  藜麥原產(chan) 於(yu) 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具有豐(feng) 富、全麵的營養(yang) 價(jia) 值,其果實色彩豔麗(li) ,有黑、紅、白、紫等多種顏色。近年來,青海省依托柴達木盆地區域優(you) 勢,發展藜麥產(chan) 業(ye) ,年種植藜麥達3.4萬(wan) 畝(mu) ,年產(chan) 7800餘(yu) 噸。

  據烏(wu) 蘭(lan) 縣官方介紹,烏(wu) 蘭(lan) 縣於(yu) 2013年引進藜麥試驗種植以來,經過兩(liang) 年的試種獲得成功,為(wei) 使藜麥這一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帶動農(nong) 民致富的“法寶”,烏(wu) 蘭(lan) 縣委縣政府積極培育市場主體(ti) ,分別引進了青海三江沃土生態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青海七色麥香食品有限公司,形成了藜麥種植、育種、加工、產(chan) 品延伸、研發、銷售“一條龍”產(chan) 業(ye) 鏈,並形成了以烏(wu) 蘭(lan) 為(wei) 物流集散中心,輻射帶動全州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逐步形成了 “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的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


圖為(wei) 藜麥成熟後,籽粒飽滿。

  統計顯示,2021年全縣藜麥種植麵積1518畝(mu) (行業(ye) 數據),預計總產(chan) 量30.1萬(wan) 公斤,預計產(chan) 值達到485.8萬(wan) 元。

  “今年我們(men) 通過係統育種、雜交育種、分子育種等手段,選育出了更加適合在柴達木盆地地區種植的三江白、三江紅、三江黃等新品種,並進行了推廣種植,確保柴達木盆地地區藜麥種植達到高產(chan) 、穩產(chan) ,帶動農(nong) 戶增收。”青海三江沃土生態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迎春說,還帶動了烏(wu) 蘭(lan) 縣4個(ge) 合作社,以及全州46戶農(nong) 戶種植藜麥,並給他們(men) 免費提供種子以及農(nong) 資還有種植技術服務,旨在提高柴達木盆地地區藜麥的產(chan) 量,帶動當地農(nong) 戶增收。

  烏(wu) 蘭(lan) 縣官方表示,近年來,烏(wu) 蘭(lan) 縣立足高原綠色生態優(you) 勢,突出“綠色”和“特色”,強化有機認證,大力發展藜麥特色產(chan) 業(ye) 種植加工。烏(wu) 蘭(lan) 藜麥籽粒飽滿,光澤度佳,極少發芽、發黴,籽粒性狀優(you) 於(yu) 雨水較多的地區的籽粒,品質優(you) 異,使得藜麥產(chan) 業(ye) 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