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祁連山國家公園內發現6000年前細石器遺存

發布時間:2021-09-26 10: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這次細石器遺存的發現將祁連山國家公園內(nei) 人類活動曆史提前至新舊石器過渡階段,使得國家公園內(nei) 的人類活動曆史大大推前。且該發現對於(yu) 豐(feng) 富國家公園內(nei) 的生態文化內(nei) 涵與(yu) 人文曆史資源,研究國家公園內(nei) 早期人類活動與(yu) 適應,以及與(yu) 周邊地區史前人類活動交流與(yu) 遷移具有重要意義(yi) 。”24日,青海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侯光良告訴中新社記者。


9月23日,在青海西寧拍攝的黃藏寺遺存細石器製品。 中新社發 侯光良 攝

  據介紹,2021年8月中下旬,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組織調查隊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內(nei) 進行人文資源本底調查,調查隊在海拔約2600米的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黃藏寺一帶發現了地層剖麵中含有細石器製品,該發現是目前祁連山國家公園內(nei) 發現的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存,此前僅(jin) 在國家公園內(nei) 發現有青銅時代遺址。


資料圖為(wei) 8月20日拍攝的黃藏寺剖麵。 中新社發 侯光良 攝

  隨後,研究人員在青海師範大學青海省自然地理與(yu) 環境過程重點實驗室第四紀年代釋光測試分室對細石器製品所在的沉積層風成沉積物進行釋光年代測試分析,結果表明黃藏寺細石器製品沉積層位年代約為(wei) 距今6000年,這也意味早在6000年前,現處於(yu) 祁連山國家公園內(nei) 的祁連山腹地已經有史前人類活動,且為(wei) 主要使用細石器工具進行生產(chan) 活動的狩獵采集者,這也證明了早在6000年前,細石器狩獵采集者已經在祁連山腹地開展狩獵采集活動。


資料圖為(wei) 8月19日,黃藏寺剖麵上的細石器製品。 中新社發 侯光良 攝

  “青藏高原是全球外力侵蝕最為(wei) 強烈的地區,強烈的風力、流水與(yu) 凍融侵蝕等使得早期人類活動遺存直接暴露地表,缺乏地層堆積。因此高原上具有地層的細石器遺存彌足珍貴的,其研究價(jia) 值大大提升。”侯光良說,“打個(ge) 比方,早期人類遺存如果沒有對應原生地層,就像一堆沒有頁碼的紙張,雖然上麵也寫(xie) 滿了字,我們(men) 卻很難讀懂其中的故事;而有了地層,就好像是一本有了頁碼的小說,我們(men) 可以品味其中引人入勝的情節。”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